鄉鎮黨校是黨員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和黨的執政能力,發揮著至關重要的基礎性作用。近日,多地發文深化鄉鎮黨校建設,對健全領導組織體系、規范教學組織安排、加強工作保障等方面提出了最新的要求,旨在用真手段提升鄉鎮黨校的“軟硬實力”,讓鄉鎮黨校實現“有形有效”。
筑強基層黨員“充能站”。基層黨員作為鄉村振興的“領頭雁”,需要平臺持續“加油”,建好用活鄉鎮黨校,能充分發揮出鄉鎮黨校在基層黨員教育培訓中的主陣地作用,為基層黨員、鄉村振興“頭雁”充電賦能。針對部分鄉鎮黨校存在的無場所、無師資、無經費、無培訓“四無”現象,多地推出的鄉鎮黨校建設責任制,明確鄉鎮黨委書記是鄉鎮黨校建設的第一責任人,利于倒逼鄉鎮黨委履行黨校“辦建管”主體責任,讓鄉鎮黨委書記當好“坐鎮人”,協調推進鄉鎮黨校建設工作格局,增強鄉鎮黨校辦學活力,有力確保鄉鎮黨校“建得好、用得好、管得好”。
抓實黨員教育“硬需求”。黨員教育陣地建設是開展黨員教育的主要載體,是健全黨員教育基礎保障體系的必要一環,直接決定著黨員教育工作的質效。鄉鎮黨校既要緊扣新時代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新任務、新要求,又滿足不同年齡層次、文化水平、職業行業的基層黨員差異化需求,如何讓基層黨員更好學懂弄通值得花“大力氣”“大功夫”去琢磨、去研究。持續秉持“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儲備一批“講得好”的師資力量,創新實施“訂單式”的教學方法,推出“對胃口”的培訓課程,保證教育“對口”更“對味”,實打實為基層黨員教育提質增效。
增強教育培訓“吸引力”。黨員教育是黨的建設基礎性經常性工作,黨員培訓更事關黨員權利義務,必須抓好。基層黨員數量龐大,鄉鎮黨校雖解決了基層黨員培訓的諸多難點問題,但當鄉鎮黨校建好了、師資引進了,怎么吸引黨員來學,便成了難題。充分運用研討式、案例式、經驗交流式等多樣化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幫帶作用,調動廣大黨員學理論、鉆業務、長才干的積極性。培訓前深入摸底調研培訓需求及知識短板,采取案例式、討論式、體驗式、情景式等多種形式的授課方式,精準設置培訓內容,讓干部培訓“接地氣、有人氣”,讓鄉鎮黨校里的培訓更具吸引力,著力彌補業務空白、經驗盲區、能力短板。
鄉鎮黨校是基層黨員教育的主陣地,要始終秉持“為黨育才、為黨獻策”初心,堅持“黨校姓黨”根本原則,質量立校、從嚴治校。打造“有形有效”的鄉鎮黨校,不斷煥發出“家門口”黨校的活力,激發出基層黨組織活力,打造鄉鎮黨校形實魂,賦能鄉村振興強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