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名字是監管民警,扎根在高墻鐵網之中,用真誠和無悔扛起管理教育挽救在拘人員的職責與使命。”這是臨海市拘留所墻上貼著的一句話,也是拘留所民輔警日常工作的生動寫照。
近年來,臨海市拘留所以新時代“忠誠、平安、法治、文明、智慧、有為”監管為目標,認真履職,主動作為,積極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提升公安監管新質戰斗力。該所2015年榮立集體三等功,2022年榮立集體二等功,2023年被浙江省公安廳評為“三能榜樣最美警隊”,今年3月被公安部評為一級拘留所。
以法育人喚醒守法意識
“既然來了,咱就好好遵守這里的規定,有空多學習法律知識,出去后再也不能干違法的事。”這不是管教民警在說話,而是室外活動休息期間,被拘留人員賈某某發自內心地給同室人員做起了思想工作。她還拿自己的事作警示題材,告誡大家少跟賭博的人一起,免得沾染上不好的習性。看到她的積極轉變,管教民警十分欣慰。要知道,剛進拘留所那會,她本人也是不服從管教的典型,如此快速的轉變得益于所里堅持的談心談話制度。
臨海市拘留所現有管教民警16人,除正常出所入所常規談話外,重點關注不服從管教人員、情緒不穩定人員、可能存在矛盾糾紛人員等重點工作對象,有針對性開展談心談話,靶向施策,人性管理,將教育感化挽救工作做實做細,始終堅持以“小切口”推進法治文明監所創建“大作為”。
該所始終將安全放在首位,依托科技創新,探索研發運用生命體征監測與報警系統,完善電子水牌與系統實時對接,實現在拘人員信息管理、物品管理、矛盾化解、重點人員管理等智慧化、可視化,解決了長期困擾監管工作的難點。
3月19日,臺州市公安監管工作會議暨規范化管理現場推進會在臨海召開,會議推廣了臨海監所規范化管理模式,臨海監管工作再邁上一個新臺階。
以理服人換得平安穩定
被拘留人員拘留結束后給拘留所送錦旗的新聞一度成為臺州熱點新聞,這個事情就發生在臨海市拘留所。2022年8月,羅某因賭博被拘留6天。拘留期間,管教民警了解到他與同案人員周某存在未解決的矛盾糾紛,立即幫助調解,不但讓兩人打開心結化解了矛盾,還讓羅某在拘留期間就拿到了醫藥費和賠償金。這是臨海市拘留所深入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積極融入社會基層治理,強化社會矛盾化解的一個縮影。
2023年6月,CCTV-12頻道《一線》欄目以30分鐘專題片形式播出了臨海市拘留所民警發現被拘留人員潛在矛盾糾紛,通過談心談話、多方聯系幫助化解心結,調解矛盾的經典案例。
臨海市拘留所還組建心橋調解室,建立所長總抓、副職牽頭、全警參與的組織架構和工作體系,推行司法調解、行政調解、人民調解“三調聯動”工作機制,圍繞“鄰里、感情、勞資、經濟”四類糾紛,錨定“重點人、重點事、重點案”重點突破。該調解室2023年被評為浙江省金牌調解室。
以情感人點亮希望之光
漫漫人生路,難免有誤入歧途的時候,失去自由是違法的代價,卻不是絕境。高墻之內,也有新生。
拘留所的墻上有一棵“心聲心愿樹”,綠色的葉片上寫滿了被拘留人員悔過革新、期盼新生的留言。
臨海市拘留所秉持“拘期為學期、拘室為教室”的理念,除常規法制教育外,還對不同違法性質人員采取分類教育、多部門合作,開展指向性教育轉化學習。如邀請職高教師對無證電焊被拘留人員開展專業培訓;與疾控中心合作對賣淫嫖娼違法被拘留人員開展艾滋病防治教育;對無證駕駛、酒駕、交通肇事逃逸等被拘留人員開展交通安全知識培訓等。此外,創新開展“一月一主題”特色活動,借助“三八”婦女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或特殊時間節點,開展符合節日特點的主題活動,讓被拘留人員感受到關愛。
榮譽背后,是臨海市拘留所全體民輔警的堅守與付出,他們用愛和智慧,打開一扇扇冰封的心扉;用忠誠和信念,詮釋了正義的力量。在新時代的“趕考”路上,臨海市拘留所將繼續守初心、擔使命,攻堅克難、全力以赴,保障監管拘留場所的平安與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