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城街道,有對妯娌因家庭瑣事積怨,20多年間爭吵不斷,即使親朋好友屢次費力勸解,雙方依舊互不相讓,甚至產生肢體沖突鬧到派出所。二人劍拔弩張的關系使得整個家庭常年籠罩在緊張的氛圍中。這一棘手的家庭矛盾,古城街道調解員陳崇明僅用了一個下午,便巧妙化解了。
前不久,這對妯娌在又一次激烈爭吵后,來到陳崇明調解工作室。作為一名經驗豐富的調解員,陳崇明深知家庭矛盾的敏感性與復雜性,在了解完雙方此次產生沖突的原因是“對鞋架擺放位置不滿”后,他心里有了個大概:這對妯娌的矛盾,從根源上講,是常年住在同一幢房子里,雙方對公共空間的使用問題無法達成一致而造成的。此前各方調解不見效,主要是因為方法不對,只安撫當事人一時的情緒,卻沒有從根本上幫她們解決問題。只“滅火”卻不“清除導火索”,當然止不住她們的沖突。
抓住癥結所在的陳崇明,耐心地聽取了雙方的意見,并跟隨這對妯娌來到住處,將公共區域進行清理和重新規劃,確保雙方都能公平合理地進行使用。對于一到三樓的廁所,陳崇明提出要允許雙方共同使用;針對各樓層通道放東西影響通行的問題,他提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對于四樓小閣樓,陳崇明巧妙地將其劃給她們的婆婆使用,既解決了雜物堆放的問題,又滿足了婆婆的需求……陳崇明有條不紊地安排完這一切,這對妯娌的情緒明顯平緩下來。
接下來,陳崇明趁熱打鐵,耐心地講解家庭關系和睦的重要性,從而引導雙方當事人換位思考、相互體諒。此外,他還積極拉動這戶家庭的其他成員來一起緩和關系,尤其是要求兩位丈夫參與到調解中來,共同為家庭的和諧努力。陳崇明春風化雨的態度與有理有據的話語,讓這對曾經水火不容的妯娌握手言和。
矛盾得到圓滿解決后,一家人激動得難以言表。八旬高齡的婆婆感慨地說:“要是陳老師早點出現就好了,這樣我們早就能解決這些矛盾了!”李大媳婦和王小媳婦也不好意思地表示,經過這次調解,她們認識到了家庭和諧的重要性,愿意為維護家庭的和諧與幸福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