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談及警察,人們的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那些英俊挺拔、身手不凡的形象,正如歌詞所描繪的那樣:“金色盾牌,熱血鑄就,危難之處顯身手……崢嶸歲月,何懼風流。”這首《少年壯志不言愁》中的經典歌詞,寥寥數語便勾勒出了警察群體的光輝形象。然而,一部基于真實事件改編的電影《三大隊》,卻為我們展現了一群截然不同的警察形象。
影片中的警察們沒有耀眼的外表,也沒有超凡的能力,他們只是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但正是這些普通人,憑借著超乎常人的信念與執著,深深地烙印在了觀眾的心中。電影《三大隊》講述了廣東省臺平市(虛構地名,為劇情所需)刑偵三大隊隊長程兵在辦理一起惡性案件時,因意外導致嫌犯死亡而鋃鐺入獄。出獄后,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以普通人的身份繼續追蹤在逃嫌犯的故事。
盡管故事梗概簡短明了,但電影所引發的情感共鳴卻久久難以平息。尤其是隊長程兵對于捉拿兇手的堅定執著,更是令人肅然起敬。從獄中歸來,程兵先是回到了那個已漸漸疏遠的家,從妻子冷淡的態度中感受到了家庭的疏離。隨后,他逐一探望昔日隊友,關心他們的生活狀況。即便妻子改嫁,他也毫無怨言,而是將對家庭的愧疚轉化為追兇的動力。當線索指向湖南時,他毫不猶豫地踏上了前往的旅程。
起初,三大隊的隊員們還對追兇抱有一絲希望,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生活的重壓逐漸顯現。家庭的牽掛、孩子的未來成為了他們難以逾越的障礙。面對隊友們的離去,程兵一一擁抱了他們,耳邊回響的是隊友們的勸解:“隊長,要向前看,難道為了一個兇手就要搭上自己的一生嗎?”而程兵的回答卻擲地有聲:“我的師父因他而逝,那個無辜的小女孩還在冰柜中等待安息,我們何時能讓她入土為安?”
正是這份對公平正義的執著追求,讓程兵從廣東到湖南,再到四川、沈陽,最終又回到了廣東。盡管線索始終撲朔迷離,但他從未放棄過對兇手的追捕。無論是空調維修工、三輪車夫、快遞員還是環衛工人,他都一一嘗試過。歲月在他的頭上留下了白發,但他的信念卻從未動搖。每當看到身高相符、形跡可疑的人時,他都會毫不猶豫地跟上去確認。
電影的高明之處在于其反轉的緩慢推進,總是在觀眾以為兇手即將逍遙法外時,才緩緩揭開新的線索。這種敘事方式不僅增強了影片的真實性,也為演員提供了更多的表演空間,使得每個人物都更加立體、深入人心。
全片最打動人心之處便是程兵的執著與堅持。哪怕付出自己的后半生也在所不惜只為將兇手繩之以法。從2002年到2013年這漫長的11年間(包括在監獄中度過的6年)程兵每天都在思考著如何捉拿兇手。影片的結尾處程兵說出了那句令人動容的臺詞:“三大隊任務完成。”這背后的艱辛與淚水只有經歷過的人才能真正體會。
唯有堅持不懈方能行穩致遠,唯有執著追求方能探尋真理。愿現實生活中能多一些像程兵這樣的警察讓人民群眾能夠安心地將信任托付給他們。同時也希望所有的警察都能擁有屬于自己的榮耀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