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青光眼會嚴重危害人們的視力。它如同一位視力小偷,無聲無息中就可能奪走我們的清晰視野。很多人以為青光眼是老年人的“專利”,其實該病并非老年人專屬,從嬰幼兒到青壯年都有患病可能。近年來,年輕人青光眼發病率呈現上升趨勢。據統計,75%的青光眼患者在就醫時已發展至中晚期,這不僅給患者帶來巨大痛苦,也給家庭和社會造成沉重負擔。本文將為您詳細解讀青光眼的危害、表現及防治方法。
什么是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組以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為特征的疾病,核心病因是眼壓升高壓迫視神經。我們的眼球如同氣球,需要一定的壓力來維持其外形和功能,正常眼壓范圍為10至21mmHg。當眼內壓力升高,持續高眼壓會壓迫視神經,導致視野從周邊向中心縮小,進而引發視野缺損等癥狀,若不及時治療,患者可能完全喪失視力,甚至失明。
值得一提的是,青光眼的診斷不僅依賴于眼壓,還需結合視神經和視野的損害情況。眼壓高但無視神經和視野損害的情況稱為高眼壓癥;而眼壓正常但有典型青光眼視神經萎縮和視野缺損的情況則稱為正常眼壓青光眼。因此,在對青光眼的診斷中,眼壓高低并不能單獨作為判斷青光眼的依據。
青光眼的表現
青光眼的表現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期癥狀包括眼睛紅腫、疼痛、頭痛、虹視現象(看燈光時出現彩虹樣光環)、惡心、嘔吐以及視力急劇下降。這些癥狀常被誤診為胃病或腦梗塞,導致治療延誤,甚至造成永久性失明。慢性期青光眼就“狡猾”了,患者平時只是感覺眼睛累、不舒服、有點脹,看燈還會有一圈彩虹。有時候突然蒙住一只眼,才發現視力差、視野變小了,發現的時候青光眼已經不知不覺就把你的視力偷走了。
哪些人容易得青光眼?
青光眼發病具有隱匿性,高危人群應定期進行青光眼篩查。
家庭成員有青光眼病史者、高血壓、高血糖、高度近視等均為青光眼高危人群。青光眼還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但并非所有青光眼患者的后代都會患病,只是患病幾率較正常人高。因此,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群在40歲后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此外,長期使用含激素的眼藥水(包括某些網紅眼藥水),精神壓力大、工作節奏快、思慮過多、好生悶氣或大發脾氣、長期用眼疲勞、在過暗的光線下長時間閱讀,甚至習慣在極暗的背景下看電視、玩手機等,都可能成為青光眼發病的誘因。
如何預防青光眼?
青光眼是一種嚴重的眼科疾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及定期進行眼科檢查等,是預防青光眼的重要措施。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對預防青光眼的發生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日常生活中要勤洗手,特別是在接觸眼睛前,以防止病菌感染;盡量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以減少對眼球的刺激和感染風險;定期清潔眼部以去除分泌物和污垢,保持眼部衛生。
二、合理用眼。避免長時間看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應適當休息,遠眺放松眼睛。
三、控制飲食。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避免濃茶、咖啡、煙、酒、辛辣食物,以防眼壓升高。
四、充足睡眠。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有助于降低眼壓,改善青光眼癥狀。
五、定期體檢。進行眼科檢查,特別是40歲以上的人群,以便及時發現并治療青光眼。建議在體檢時進行視神經OCT、眼壓、房角等檢查,以便早期篩查。
六、控制好情緒。情緒波動過大,可能會導致眼壓升高,對青光眼患者尤為不利。
青光眼是一種隱匿性強、危害巨大的眼病,早期發現和干預至關重要。公眾應提高對青光眼的認知,定期進行眼科檢查,尤其是高危人群。通過科學的預防和治療,我們可以有效降低青光眼帶來的視力損害風險,守護光明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