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幽幽,溪水潺潺。3月16日,我市香年溪畔,府城·溪宿試營業迎客,這是江南·溪望谷的首個住宿業態,也是我市首家溪水主題民宿,2天就已訂出30多個房間。
文旅的興起,推動我市住宿業經歷了一輪爆發式增長,如今,我市已有510多家各類住宿業態,其中民宿近200家,從數據中可以感受到文旅業帶來的發展機遇,同時也引發了一場關于如何應對行業挑戰的思考。
一場民宿投資熱潮
蛇年春節前,臨海市民宿協會會長鄭羽良的第3家民宿羽山集對外試營業,100%滿房的狀態一直持續到正月初十,而這也在他的意料之中:“從北京回來,5年內投了2000萬元,開出3家民宿,2家位于臺州府城,就是看好臨海文旅產業的發展勢頭。”
他所說的也是民宿業的普遍投資邏輯,臺州府城年客流量屢創新高,已躋身千萬量級景區,為民宿業發展創造了條件、打開了空間。
2019年是我市民宿業爆發式增長的前夜,我市制定出臺《臨海市文化和旅游產業扶持辦法》等政策,為精品業態發展托底。于是,以三撫一宅、迎春里、余豐里、城見壹號等為代表的一批精品民宿率先開進臺州府城,填補住宿業態的空白,民宿上下游產業鏈也慢慢打通,新增了裝修、設計、管家、保潔、廚師等就業崗位。
我市針對臺州府城還一直堅持“分段制定業態發展規劃”,分批推出黃金地段的院落和店鋪,并發布精品業態招商獎勵辦法,向各路投資人廣發“英雄帖”。
“羽山集是首批推出的10幢院落之一,就在巾山腳下,毗鄰千年古剎龍興寺,地理位置無可挑剔,還享受到房租優惠、融資優惠等,施工上也得到相關部門的配合支持,2年就建成開業了。”鄭羽良介紹。
隨著文旅的風吹遍全域,我市提出打造“引爆城區、做熱鄉村、四季可游、各業融合”的大文旅圖景,鼓勵各地因地制宜發展特色民宿、露營旅游等精品業態,現已涌現山居生活度假民宿、杏樹里等特色鄉野民宿。
一次抱團發展機遇
2023年“五一”前夕,我市召開住宿、小吃從業人員會議,發出穩住文旅消費市場的倡議,會后住宿業集體降價,成為業內一股清流,這一聯合行動也為民宿業抱團發展埋下伏筆。
同年6月,臨海市民宿協會成立,至今已吸納會員單位70多家,召開10多次理事會議,舉辦3場行業培訓,走訪調研30多家次特色民宿和上下游企業,并積極對接職業技校,為行業儲備高素質人才。
我市民宿業起步雖晚,卻已呈現品牌化發展趨勢。目前有等級民宿10家,包括2家白金宿、1家金宿和7家銀宿,還有10家入選浙江省“浙韻千宿”培育名單,3家進入推薦名單。
民宿集群也日益壯大。余豐里民宿主理人金勰帶來第二個住宿產品——府城印酒店,落戶于臺州府城原臺州印刷廠舊址;來自仙居的不如方民宿主理人徐仙超將第二家店開在離紫陽街不遠的友蘭巷;城墻邊不足50米的小巷三撫基,也即將迎來第三家民宿——畣畣;不遠處,又見心宿、“耘棲嶼宿”跨界民宿等在火熱籌建中……
當民宿掀起“燎原之勢”,政府部門不忘“添柴加火”,啟動臺州府城“+U”合伙人計劃、組建“府城民宿青年創業者聯盟”,設立全國首個青年文旅創業基金,去年開展府城優才認定行動,評出首批16名文旅人才,其中就有3位是民宿從業者。
一套錯位競爭打法
“得益于文旅熱,臨海尤其是臺州府城的民宿還處于紅利期,全年平均入住率65%左右,但也要看到行業整體存在市場接近飽和、淡旺季冷熱不均的現象,積極探索發展新路,挖掘民宿產業的更多可能性。”臺州府城旅游產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侯翔介紹。
鄭羽良已經把目光鎖定高端市場:“臨海中端價位產品已經飽和,200元到600元價位的住宿競爭相當激烈,高端住宿目前全臨海只有不到10家,依然是稀缺品。”
小芝鎮草宿民宿主理人徐麗萍也將目標客群定位為一二線城市高收入人群和回頭客,通過應季餐食、在地體驗、公區夜聊等增值服務,致力于打造差異化住宿場景。
城見壹號民宿則依托近1000平方米的戶外公共區域,在旅游淡季提供草坪婚禮、公司團建、會議沙龍、非遺研學等定制服務,將民宿從單一的住宿功能拓展到更多領域。
民宿紛紛開啟錯位競爭模式,搶占細分市場,我市文旅、商務等部門則盯緊文旅“基本盤”,從夜間消費場景入手,打出“食游購娛體展演”組合拳,持續深挖“民宿+”相關產業,結合演藝經濟、賽事經濟、銀發經濟等,打造“民宿+體育”“民宿+旅拍”“民宿+露營”等新業態,現已制定推出“跟著柴古游臨海”“百村萬帳(臨海江南·溪望谷站)”等多日游、全域游路線,全面提升游客留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