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坑村,是中國傳統村落。這個隱匿于深山之中的古村,還保留著很多清末和民國時期的建筑,有著世外桃源一般的質樸和靜謐。然而,在歲月的侵襲下,很多石頭房已經成了殘垣斷壁。村里的年輕人都出去了,除了那個唯一的孩子,留下的只是40多名平均年齡70歲的高齡老人,靠養蜂、草編等祖傳的營生養活自己。設計師徐加強見不得這么美好的古村落逐漸走向破敗和沉寂,他想在這里守下去,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道,見證鄉村的新生,于是,在2018年,寥舍應運而生。
這座院子,脫胎于一個破敗的百年老宅。
斑駁的石頭墻,無言地講述著村落的過往。在徐加強看來,一個保存著歷史記憶的院子,本身就是有生命的,所以,他小心地呵護著這份記憶。院落的幾座房子,挨得很近,但又稍有隔斷。徐加強把每一寸空間都利用起來,營造出雅致的小景,讓人在推開院子木門的剎那,就有一種被溫柔的老時光拉入懷中的感覺。
曾經參與過不少民宿的設計和管理,這讓徐加強對空間的理解達到了纖毫入微的程度。他迷戀著老物什里積淀的歷史感,在他看來,哪怕是一根彎曲的木頭柱子,也是光陰留下的印記。所以,在房間的布局上,他大量使用四處搜尋而得的木頭老料,同時不著痕跡地植入中央空調、全自動智能馬桶等具有品質感的現代生活元素。他打造的13個房間,每個都具備讓人一見傾心的顏值和令人久處不厭的內涵。
現代鄉居生活的詩意和適意,離不開一個能承載多種功能的廳堂。一個四面通透的陽光房,絕對是現代人的心頭好。擔心陽光房與滄桑的小山村有點違和?何不在它的頂部覆一層散發著鄉野氣息的茅草?何不給它的四面籠上一圈文藝風的淡藍色簾幔?這樣,早餐的時候,陽光會溫柔地打在桌面;下午茶時分,清風會頑皮地在杯盞世界里蕩起微瀾。最曼妙的是,院墻外有人經過,便有了值得探尋和向往的一角景致。
現代鄉居生活,布滿了能打動心靈的儀式感。大抵從都市逃離回鄉村的人,都有自成體系的生活主張。食物可以簡單,但餐具必須別具一格,或者,擺盤必須值得玩味。一朵點綴在食物間的野花,可能就會在一瞬間令人怦然心動,從而讓人滋生出對鄉居生活的綿綿深情。
鄉居生活最能貼近自然和自我的本真。一條叫瑞瑞的狗狗每天在院子里、小溪邊使勁兒地撒歡;公雞喜歡跳到低矮的墻頭打鳴;村里唯一的孩子經常來玩捉迷藏……大地之上,萬物自在,還有什么,比這更讓人感動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