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五一”,臨海旅游市場“火力全開”,全市全域旅游累計到訪達223.4萬人次,估算實現旅游總收入達6.6億元。臺州府城、熊出沒、靈湖等熱門景點人流如織,熱鬧非凡。
吃喝玩樂住
臺州府城一站式搞定
“五一”期間,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到訪打卡人次達161萬。其中,省外游客占比30.8%,同比增長6.6%。游客量為全國古城古鎮類5A級景區第一。
“食”力出圈,讓游客大飽口福。有著“中華美食地標之都”“中華小吃之都”稱號的臨海,吸引著眾多游客“為一口美食赴一座城”。在紫陽街多家主打地方小吃的店鋪前,購買小吃的游客排的長隊蜿蜒數十米,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有些小吃甚至需要排隊半小時以上,不少游客表示沒關系,能品嘗到地道的臨海風味非常值得。
“睡”進風景,酒店民宿頻頻滿房。不少游客選擇入住臺州府城,沉浸式感受千年宋韻、一城煙火的獨特魅力。府城印、羽山集等精品酒店、民宿入住率達100%。除了提供舒適的住宿環境,各家酒店民宿在服務上提質升級,免費接駁、門票減免、非遺手作、贈送伴手禮等一系列舉措,讓游客擁有了“賓至如歸”的旅行體驗。通過“文旅+”模式,臺州府城成功實現從“一日游”到“過夜游”的升級。
“玩轉”府城,文化盛宴點亮假期。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全新的標志性景觀——中津浮橋,“五一”假期通行人次超60萬,成為一處承載著鄉愁的熱門打卡地。臺州府“三十六行”非遺巡游+城墻光影秀+西門街狀元第古宅飆戲+大書場茶館品茶聽書,傳統文化有了現代打開方式;街區演藝+器樂表演,處處流淌著音樂,街頭秒變“livehouse”。
臺州府城打造“千年府城情五一萬象新”主題嘉年華,200余場特色活動輪番上演,帶領游客穿越千年時光,共赴一場傳統與現代交融的文化盛宴。
綠水青山間
尋找向往的“詩與遠方”
這個季節的靈湖,蘊含著大自然的無限能量,清新的空氣,讓人神清氣爽。在這里,可以賞花、觀鳥、逐風騎行,還有讓童真俏皮的孩子們肆意奔跑的青綠草坪……市民游客三五同行,支起帳篷,談笑風生,盡享悠閑時光。“五一”假期,靈湖景區推出親子風箏、手工剪紙、童趣IP巡游等多項親子活動,讓游客們在欣賞自然風光的同時,享受親子時光。此外,春日市集、花種兌換等環保主題活動,倡導游客們循環利用舊物,兌換隨機花種盲盒,在培育植物的過程中感受自然奧秘。
“五一”期間的熊出沒歡樂港灣,集滿大小朋友的歡聲笑語。歡樂港灣以恐龍為主線,推出侏羅紀好友版本活動,全新打造了恐龍島的機甲盜賊科普劇場大秀,通過科學小課堂與恐龍話劇演藝,將科學小知識通過互動形式進行教學,引導小朋友們了解恐龍知識,寓教于樂。同時,增設恐龍偵探召集令、萌寵走秀等互動項目。孩子們在這里盡情玩耍,大人們仿佛也回到了童年,釋放久違的快樂。
桃渚非遺旅游風情小鎮、中國美麗田園羊巖山、國家森林公園括蒼山等景點,藏著山野間的詩意棲居,為游客們提供了豐富的農事體驗、農家美食、鄉村風光欣賞等活動,不少游客來到這里開啟一場Country Walk,尋找自然野趣。
體驗感拉滿
“寵客”服務再升級
“臨海真的很用心,下次我還來!”來臨海旅游,游客體驗永遠是“C位”。 “五一”假期,臨海用強有力的服務保障,再次展現了好客臨海的魅力和實力。
停車不難,出行便利。開放停車位6800余個,增加景區大小接駁車40輛免費載客,游客中心等重要展館上崗人次達平日3倍……為確保游客的安全和順暢游覽,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在秩序維護和服務保障方面做足了功課,聯合文旅、公安、綜合行政執法等多部門提前謀劃,制定詳細的應急預案和疏導方案,及時做好車流、客流的分流。此外,景區及相關部門實行“假期無休+全員上崗”模式,在交通保障、安保維護、衛生管理、接待引導、志愿者環節,日均安排人員超1300人次,全力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高效、暖心的服務。
以“警”護“景”,游客安心。“五一”假期,臨海公安投入警力7180人次,其中交警2920人次,主要分布在興善門、龍興寺等45個點位,確保重點景區安全有序。在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靈湖、熊出沒歡樂港灣、頭門港白沙灣海濱公園等熱門景點,交警根據客流情況,實時優化勤務方案,同時結合無人機巡航、鐵騎快反等勤務模式,動態調整主干道疏導策略,通過強化公交運力供給,挖掘、清騰景區周邊停車泊位,盡最大能力滿足游客進出景區需求。全市交警共分流游客20萬人次,景區周邊通行效率提升25%。
吃得放心、住得舒心。臨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工作人員化身游客的暖心守護者,緊盯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深入轄區餐飲店、酒店、民宿,仔細檢查后廚衛生、進貨查驗等環節,提醒商家規范經營。同時,對景區及周邊大中型酒店、網紅餐飲店進行專項抽檢,時刻守護“舌尖安全”。
臨海公交多景暢連優服務。為給游客提供更便利的出行保障,臨海公交多措并舉優化旅游服務。一方面,緊密結合景區活動安排,持續優化接駁線路,合理調整運行時間,并完善站點停靠服務。與此同時,延遲末班車時間,在北固山、興善門、南岸停車場等地設置公交換乘專區,推出免費接駁服務;增設公交專人專崗,為游客提供換乘指引與咨詢服務。
針對節前開通的中津浮橋,臨海公交新增停車場接駁專線“一橋停車場——南岸停車場(中津浮橋)”,助力游客快速直達浮橋,領略水上府城的獨特魅力。此外,臨海公交還連接了火車站、熊出沒小鎮、羊巖山等多個景點,實現多景聯動、多線串聯,為游客打造便捷的旅游交通網絡。“五一”期間,臨海公交總發班約2500余趟次,接送游客達10萬人次。
公共自行車,增車增服務助市民游客“暢快騎”。公共自行車是城市綠色出行的重要載體,為給市民和游客提供更便利的出行服務,市社發集團公共自行車公司提前部署,全員值守,在北固山停車場、南岸停車場、赤城路步行街入口、興善門、攬勝門、巾山廣場等熱門景區、商圈站點增派工作人員進行現場引導,備用車輛配置提升至平日兩倍。5月1日至5日,全市無樁化系統總借還量達33.8萬輛次,新用戶注冊3.3萬人次。借還車排名前三站點:赤城路步行街入口站點10198輛次,巾山廣場二站點7226輛次,興善門游客中心站點6582輛次。
千年宋韻交融人間煙火,文旅消費“熱力值”飆升。臨海正以“文化為魂、創新為翼”的文旅融合發展模式,全力打造“中國第五大古城”新名片,吸引全國游客紛至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