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1500,回報15萬”——這樣的誘惑讓市民鮑先生陷進騙子段某某的圈套,栽了跟頭。近日,段某某因偽造銀行信息、冒充國家安全機關人員實施詐騙,被市人民法院依法判處有期徒刑兩年三個月,并處罰金2.5萬元。
2022年11月至2024年3月間,段某某抓住鮑先生的貪利心理,接連編織謊言設置騙局。先是謊稱陷入離婚官司急需用錢,隨后又冒充國安系統人員,承諾為鮑先生安排工作。為讓騙局更逼真,他用P圖技術偽造銀行余額短信截圖,謊稱賬戶內有2000萬元資金。
在逐步獲取鮑先生的信任后,段某某拋出了更具誘惑性的誘餌,那就是“投入1500,回報15萬”的承諾。鮑先生對此深信不疑,先后向段某某轉賬8萬余元,可直到錢轉出去,所謂的“好處”始終不見蹤影,他才驚覺被騙,隨即報警。
案件辦理中,承辦檢察官梳理出此類詐騙的典型套路:一是利用高仿真P圖技術偽造銀行信息,制造“有實力”的假象;二是冒充國安人員,通過“恐嚇話術”“隔離操控”等手段對被害人施加心理壓力;三是以“低投入高回報”為誘餌,誘導被害人持續轉賬。正是在段某某拋出“離婚官司急需用錢”“安排工作需打點”“投入1500,回報15萬”等謊言后,鮑先生昏了頭腦。在此,檢察官提醒市民,凡是自稱國安人員要求你轉賬匯款的,極有可能是詐騙分子,應立即報警核驗;面對“先掏錢得厚利”的誘惑,務必保持警惕,牢記“不轉賬、多核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