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臨海建設穩步推進、醫療衛生綜合改革不斷深化、公共衛生服務不斷健全、疫情防控成效顯著……“十三五”期間,我市以“謀人民健康之福,解群眾疾病之苦”為根本,大力實施健康臨海戰略,擔當盡責,主動作為,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加強重大疾病防控能力,提升醫療衛生行業綜合監管水平,有力發揮了衛生健康對全市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護航作用,全市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
聚焦健康臨海建設
實現共建共享
過去5年,我市秉持“大健康、大衛生”工作理念,深入實施健康臨海“六大提升行動”,獲評省健康促進縣,連續2年獲得健康浙江考核優秀等次,被列入省公共政策健康影響評價評估試點市和全國第四輪艾滋病綜合防治示范區建設名單。狠抓環境衛生綜合治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走在前列,創成桃渚、括蒼、小芝等國家級衛生鎮7個,省級衛生鎮14個,全市省、國家衛生鎮創成率分別達到100%和50%。健康細胞建設成效明顯,每年開展健康素養提升進農村文化禮堂300余場,全市擁有健康促進學校59所,健康促進機關43家、健康促進村(社區)214家、健康促進家庭946家、健康促進企業9家。河頭鎮、杜橋鎮、尤溪鎮被列為臺州市首批健康鄉村(健康小鎮)。
此外,我市不斷加速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十三五”期間累計總投資2.5億元,相繼完成市婦幼保健院、白水洋中心衛生院、永豐中心衛生院、小芝中心衛生院等項目遷建及設備配置。不斷加強人才學科建設,實施新一輪衛生醫學人才培育工程,建立臨海籍在外醫學人才專家庫,召開臨海籍在杭、在滬醫衛界專家合作交流會,不斷加大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連續3年定向培養本科生106名。不斷提質民生實事項目,聚焦新生幼兒、老年群體、低保人群和適齡婦女等重點人群,高標準謀劃“幼有所育”服務體系,新增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2家托位56個,有序推進大腸癌篩查、流感疫苗接種、肺炎疫苗接種、近視篩查等工作。
深化醫療改革
釋放最大“健康紅利”
2020年12月11日,臨海市第四人民醫院(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共體白水洋分院、白水洋中心衛生院)新院區正式啟用。衛生院按二級乙等綜合性醫院標準設計,設置床位147張,配置16排CT一臺,建有門診醫技樓、住院樓、后勤綜合樓和保障系統用房等,歷時4年建成,設施完備,設備先進,功能完善,而該新院區的啟用只是我市不斷深化醫共體建設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我市牢牢把準醫共體建設方向,不斷強化一體化的意識、一盤棋的思想和一家人的理念,厘清醫共體管委會、主管部門、醫共體“三方權責清單”,打破權力邊界,推進人事任免權、招聘調配權和績效評價獎懲權等“三權”下放,著力推動機構更精、機制更順、活力更足。至去年11月底,醫共體48項重點任務全部完成,其中36項提前完成。
走進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共體的信息中心,普外科主任王友清正在通過電子大屏幕和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共體東塍分院的醫護人員交流探討某個病例的癥狀以及相應的治療方案。“我們跟醫共體多家分院通過遠程會診,他們提供就診病患的癥狀以及當地分院的一個化驗的檢查情況,我們再組織專家對病患進行一個專科或者多學科的會診,提出一個個性化的、比較完善的綜合治療方案。同時,當我們碰到一些比較棘手的疑難雜癥時,可以和上海、杭州等上級專家遠程會診,讓咱們臨海更多的老百姓得到更多的醫療實惠。”王友清告訴記者。
深化醫療衛生服務領域“最多跑一次”改革攻堅,推進“互聯網+”云端共享。5年里,全市23家公立醫療機構“云報告”“云影像”實現結果互認,“五大共享中心”月均影像會診4萬例,臨床檢驗100萬樣本,心電會診9000余例。同時,我市大力推進電子健康卡和醫保卡“兩卡融合”,實現“全流程刷臉就醫”等新舉措,全市基本建成了覆蓋城鄉的市、鎮(街道)、村(居)三級區域衛生信息專網以及覆蓋城鄉72家公立醫療機構的健康一卡通專網。疫情期間,以“云問診”方式打通尋醫問診新路徑,形成“篩查咨詢線上走、排查救治線下走”的疫情防控閉環。
健全公共衛生服務
筑牢健康屏障
“真沒想到,現在不用帶我父親去醫院,坐在家里就有醫生上門免費給他檢查身體,真是太感謝了!”家住市區江濱家園的95歲高齡老人陳大清正在接受家庭醫生的常規體檢,他的女兒陳霞在一旁感激不已。據了解,為提升精細化服務水平,我市加強醫防融合,建立公共衛生管理“一中心兩專員三團隊”工作機制,健全完善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組建家庭醫生簽約團隊183支,至去年11月底,累計簽約52.17萬人。全市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補助從2016年45元提高到2020年65元,其他公共衛生人均補助經費22元,基本覆蓋居民生命全過程。
同時,我市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著力做好新冠肺炎等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和重特大自然災害、事故災難等衛生應急工作,加強傳染病醫療救治體系建設。我市8例新冠確診病例均為輸入性病例,率先在臺州市實現無新增病例,無續發病例。完成4家市級醫院規范化發熱門診、隔離病房和PCR實驗室建設,改造負壓病房3間,配備負壓救護車1輛。不斷加強疾病預防控制,完善重大疾病防控監測,做好結核病、艾滋病等綜合防治和疫情工作,創新疾控機構、定點醫院、社區衛生機構“三位一體”結核病綜合防治模式,該項工作得到了國家衛計委結核病防治中心專家的高度肯定。2020年基礎免疫報告接種率95%以上,法定傳染病報告發病率為429.471/10萬,發病數較去年同期(8776例)下降48.43%。全市高血壓、糖尿病、精神障礙等三大慢病規范管理率分別為:70.47%、70.64%、98.12%。出臺耐多藥結核病防治專項政策,為浙江省首家實現耐多藥患者“零”負擔的縣市。
一切為了人民健康。如今,群眾看病少排隊、付費更便捷、住院更省心,種類齊全、功能完善、結構合理的醫療網絡遍布臨海城鄉大地,全民健康步伐堅定向前。“‘十四五’期間,臨海將以打造健康浙江示范區為總目標,著力構建系統聯動的整合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優質高效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和現代化衛生健康治理體系,推動我市衛生健康事業更高質量發展。”市衛生健康局黨委書記、局長丁暢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