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是祖國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科普教育不僅要培養未成年人對科學技術的興趣,還要引導他們樹立科學思想、科學態度,并逐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這是加強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市科協根據青少年成長特點,廣泛開展各類科技教育宣講活動,并把思想道德教育貫穿于科技教育全過程,幫助青少年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一系列舉措贏得了不少市民的好評。
巧借平臺,廣泛開展科學知識宣講和思想道德教育。
市科協科普講師團在宣講中,特別注重將科學知識宣講與思想道德、愛國主義、創新精神教育相結合。如在向青少年宣講《神舟號飛船》《嫦娥工程》等故事時,既注重宣講航天科技知識,又注重宣講祖國航天科技的偉大成就及意義,宣講航天人為祖國航天事業不怕犧牲、不斷創新、勇攀高峰的精神;在宣講信息科技、生物科技、納米科技、綠色能源、環保技術等高新科技故事時,注重宣講中國迅速發展的科學成就,以激發未成年人對祖國的自豪感,同時又指出中國與世界先進國家科技水平的差距,以增強未成年人為實現“中國夢”而奮斗的責任感、使命感。
市科協依托我市各個科普教育陣地,不斷強化科普宣傳,全面提升青少年科學素養,做好未成年人思想教育工作。結合當前疫情防控形勢,市科協積極轉變思路,充分發揮線上科普教育陣地作用,向廣大未成年人普及科學知識,讓他們感受科技創新的魅力。今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市科協以“畫紅船,憶初心”為主題,利用科技與科普服務平臺,組織全市3至5年級的小學生學習3D打印筆創作。授課老師采用實驗探究的教學方法,向學生講解3D打印的原理和發展歷史、3D打印筆的使用方法、3D建模軟件操作方法、3D打印操作方法等內容,激發學生對3D打印筆操作的極大興趣。在培訓的同時,市科協還開展黨史教育,進一步加深廣大學生對黨的歷史、黨的知識、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的認識。
巧設賽事,激發青少年樹立科學精神和愛國熱情。
市科協整合多方資源,通過各種途徑積極探索開展青少年科學素質教育新機制,不斷加強我市各類青少年科技教育項目的規范性和實效性。如,聯合市教育部門開展青少年科技教育項目的集中申報,項目設計包含青少年特色科普活動、科技類競賽活動項目及青少年線上公益類活動項目三大類,鼓勵全市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學校踴躍申報;以世界水日中國水周、全國中小學生安全教育日、全國防災減災日等紀念日為載體,重點圍繞食品安全、防震減災、衛生保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普法教育宣傳等對未成年人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帶動更多青少年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愛科學。
中小學的科技競賽活動不僅是學校科技教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之一。今年上半年,市科協、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獻禮建黨百年——臨海市第七屆青少年科學嘉年華活動”在東塍鎮中心校啟幕,吸引了來自全市各小學的1200多名青少年選手參加。活動設“重溫紅色記憶”個人創意賽、“紅軍號”智能小車任務競速個人賽、“中國共產黨一大會址”紅色主題場景設計個人賽、“七彩陽光”紅色主題涂裝木屋個人賽、“重走長征路”校園定向團體個人賽等比賽。此次嘉年華活動,不僅讓學生學到了科學知識,提高了他們的科學素養,同時也培養了孩子從小樹立科技強國、科技興國的堅強信念,激發了廣大青少年的愛國熱情,對青少年了解黨史,傳承紅色基因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