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通過細化考核、創新機制、部門聯動等方式加強管理,推動養護作業精細化、規范化、專業化,取得明顯成效。
據了解,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負責管理和養護3條國道、3條省道、41條縣道和1條鄉道,共計754余公里。目前,路況水平持續提升,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也連續兩個季度獲臺州市國省道公路養護管理工作考核第一名。
標準引領 細化考核
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堅持“標準養護、精細管理”的管養理念,制定日常養護管理標準化措施,對養護作業、養護管理和養護設施等設置固定流程,形成了符合我市實際情況的養護管理標準體系;同時細化考核標準,嚴格實行一周一會商、一月一通報制度,在保障晚上、周末、節假日值班備勤的同時加強巡邏密度,及時排除安全隱患、修復破損路面。上半年,該中心共出動管養人員2萬余人次,調遣機械設備200余臺次,修補坑洞1.3萬余平方米。
同時,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加強與交通執法、交警、鎮(街)等單位橫向聯動。今年以來,共整治亂搭建、亂占道、亂堆積、亂設標志、污染公路等各類違法行為20余次,共出動作業人員4000余人次,清理垃圾400余噸,清除橫幅300余條,勸離馬路攤位200余家次。
創新驅動 完善管理
借助“臨海智慧公路”APP平臺,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增加了“工程巡查”“工程巡查記錄”功能。功能自4月1日開始投入使用,雖然研發經費僅2萬元,但通過近半年的“線上監管”,工作效率和工程質量有了極大提升。目前,今年各計劃建設項目在有效監管下有序推進。
這一新舉措以小投入助推在建工程提檔升級,為浙江省公路運輸系統內首創,實現了刷臉動態打卡、實時定位和軌跡查詢,有效地將項目管理人員“鎖定”在施工現場,落實其監管責任。平臺能實時反饋項目工程進度等相關信息,中心負責人能及時有效掌握工程動態,促進項目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
據悉,今年我市國省道公路養護工程項目計劃總投資2.66億元,項目內容涵蓋危橋修復、隧道提升、路面交通安全設施、安全隱患整治等。完工后,臨海干線公路路況水平將進一步提升,行車舒適性也將進一步提高。
同時,中心在臺州市內率先試行國省道小修保養市場化及部分縣道保潔市場化,由3家具有公路養護資質的專業養護公司參與小修保養及路面保潔,進一步優化管養機制,真正實現“管養分離”,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養護措施、養護質量相掛鉤,有效提高了安全生產管理效率和公路養護水平,更好地為群眾出行提供“暢、舒、綠、美、優、安”公路環境。
為了讓群眾出行更安心,市公路與運輸管理中心創新機制,與企業共同研發大角度輪廓標和柱式輪廓標等交通安全設施,并在351國道和214省道進行試用。相比老式輪廓標,新研發的設施具有使用壽命長、維護方便、反光系數好等特點,為夜間行車多了一份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