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姍姍,是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同時兼任正特制造中心黨支部書記。在外人眼中雷厲風行的“女強人”,心里卻有著一塊柔軟的地方,那就是她的小家。侯姍姍的丈夫侯建林在上海經商,女兒侯思伊正在上高中,雖然三個人都各忙各的,但是心里都是彼此最深的牽掛。
“媽媽,工作再忙也要記得按時吃飯。”“伊伊,謝謝你的小零食。媽媽去上班了,你別忘了今天的課程。”在侯姍姍家,像這樣的“留言便條”幾乎每天都會更新,上面的話語大多是關于家庭生活的瑣碎細節。這是侯姍姍與女兒侯思伊之間特有的默契。“從伊伊小學開始,我們就在寫留言條了。除了互相關心外,我們還經常在上面交換心情。這是我們這個忙碌小家進行深度溝通的重要方式。”侯姍姍告訴記者,這些小紙條不僅承載了家人間愛的重量,而且記載了他們作為父母和孩子共同成長的點點滴滴。
侯姍姍隨手拿出一張寫著“幫助”“美德”等字樣的留言條,講起了這里面的故事。她說,這張紙條應該是3年前寫的,那時候水滴籌剛剛在朋友圈出現。當時,患有肝硬化晚期的臨海市民沈大姐在朋友圈通過水滴籌進行求助,侯姍姍看到這一消息后,帶著女兒捐出了自己的一份愛心。這是侯思伊第一次在水滴籌上幫助他人,她顯得新奇又興奮,當晚就用留言條和父母分享自己的心情。侯姍姍和侯建林感受到女兒言語間的激動,以此為例鼓勵她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多幫助他人。
“我們對孩子唯一的要求就是要做善良、講德行的人。我們的父母就是這樣教育我們的,所以,我們也希望這個美好的品質能代代相傳。”侯建林說,從那以后女兒似乎長大了,在學校里幫助學習落后的同學,向生活困難的同學施以援手。一張紙條成了傳遞好家風的紐帶。
在翻看被收藏的留言條時,記者發現,侯思伊稚嫩的筆跡占了很大一部分,其中有好幾條都是關于體檢的留言,這引起了記者的注意。
侯姍姍告訴記者,女兒有時候比她還操心。因為工作原因,自己經常忘記體檢,侯思伊就會每天寫一張“記得體檢”的紙條貼在她的床頭,提醒她。每當這時,侯姍姍的心里就會流過一股暖流。
關心家人,在這個小家庭里其實不僅僅是那一堆的紙條。每次到了爺爺奶奶家,侯思伊都會把空調調到適宜的溫度,把電視頻道調到老人家愛看的節目。
“這不是很常規的操作嗎?我看你們就是這么照顧爺爺奶奶的。”面對父母的表揚,侯思伊顯得有些驚奇。她的一番話也讓侯姍姍夫妻倆倍感欣慰。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好家風涵養一代人。無論是留言條,還是生活瑣事,在侯姍姍的小家里,我們看見了美好品德代代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