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萬千家庭的希望,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設更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礎工程”。
今年,市關工委緊緊圍繞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這一主線,以“建黨百年、薪火賡續”為主題,充分利用職能優勢,發揮退休老干部、老教師、老戰士等“五老”引領作用,以黨史教育為抓手,創新方式方法,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多措并舉強化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設,把紅色教育帶進校園,幫助未成年人扣好“第一粒扣子”,開啟青少年健康成長新征程。
點上輻射 載歌載舞展風采
舞蹈《臨海美》以優美的舞姿贊美家鄉的美麗風景,表演唱《繡紅旗》謳歌革命先輩頑強不屈的斗爭精神,越劇《記得當年清水塘》深情演繹了群眾對黨對祖國的熱愛之情……日前,在沿江鎮新興村,由市委老干部局、市關工委聯合主辦的“百年紅船精神薪火相傳”老干部系列文藝演出拉開序幕,一個個主題鮮明、獨具文化特色的節目輪番上演,給大家帶來了一場特別的視聽盛宴。
為了活動的順利舉行,市關工委文藝宣傳工作組的30余名離退休老干部自春節后就開始收集意見、查閱資料、編排歌舞。經過幾個月的不懈努力,他們共編排了《共筑中國夢》《走進春天》等20余個節目。之后,市關工委聯合市“楓葉情”藝術團和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鐵軍”藝術團一起奔赴各鎮,開展文藝匯演活動。隨著一首首紅色歌曲的激情唱響、一曲曲紅色戲劇的生動演繹,市關工委在全市各處掀起一股股紅色熱潮,通過以點輻射,帶動周邊共同唱響頌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時代主旋律,為青少年的紅色教育營造了良好氛圍。
此外,市關工委還與市新四軍歷史研究會一起,走進革命老區河頭鎮百步村,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暨“建黨百年頌華誕、不忘初心永向前”活動。活動中,百歲老人、新四軍老戰士梁再桃向孩子們講述了親身經歷的那段救國歲月,希望孩子們堅定理想信念、繼承革命傳統。
線上延伸 紅色之旅憶往昔
傳承紅色基因,點燃信仰之火。為了引導廣大青少年讀懂黨史、厚植愛國之情,市關工委積極開展“紅船領航、臨海紅色百年行”主題教育活動。市關工委聯合市教育局等相關單位,將郭鳳韶烈士紀念館、中共臺州中心縣委機關舊址紀念館、洞港知青文博館等一批本地紅色教育基地串成一條紅色之旅打卡線路,以鎮(街道)及學校為單位,自線上延伸,組織青少年學生實地走訪這些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聆聽講解、尋訪革命先驅的青春故事等。
這條紅色之旅打卡線路自開設后受到了廣大師生的歡迎。各學校紛紛根據自身實際,開展了各色各樣的紅色打卡活動:桃渚鎮關工委組織學生赴洞港知青文博館實地參觀,讓同學們對黨的百年歷史有了進一步了解;在“聽英雄故事、話紅色經典”——百名老黨員進校講黨史暨紅領巾心向黨活動上,哲商小學關工委常務副主任王學蘇為少先隊員們講述革命志士王觀瀾的故事……
如今,古城大地上,一棵棵幼苗正茁壯成長,一朵朵花蕾正燦爛綻放,青少年們在一堂堂生動的紅色教育課程中充滿了積極向上的正能量,洋溢著蓬勃向上的青春活力。
面上覆蓋 掀起紅色思政宣講熱潮
日前,市關工委組織開展的“百名老干部進百校宣講黨史”紅色思政大宣講活動在市第六中學啟動。當晚,市第六中學原黨支部書記、校長王善都老先生為該校師生作題為《堅守中不忘初心、奮斗中牢記使命》的黨史宣講,為大家送去一段段感人的經歷,一個個發人深省、激人奮進的故事。學生們認真聆聽,細心記錄,會場里不時傳來陣陣掌聲。
“百名老干部進百校宣講黨史”活動是我市關工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一項具體實踐。為此,市關工委專門成立領導小組,專題研究討論,明確指導思想、工作任務和具體要求,組建了市、鎮兩級宣講團,從面上擴大黨史宣傳范圍。10名市級層面的老干部、老教師、老知青和19支鎮級“五老黨史宣講小組”共135名“五老”各自分工,負責落實本鎮(街道)轄區內學校、村(社區)以及企業的黨史宣傳教育工作。隊伍組建完成,教材更是不能落下,市關工委聯系臺州學院、市委黨校等專家、教授共同參與編寫,針對不同年齡段青少年的特點編寫了《在黨的旗幟下賡續紅色血脈》《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的今天》等教材,并發放到全體宣講團成員手中。
宣講團成員以教材為大綱,根據自身實際進行再細化。王善都按照時間主線,通過脈絡式的黨史概述,重溫黨領導中國人民為實現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歷程;老知青王鳴、金玲華等向青少年講述當年上山下鄉、戰天斗地促發展的親身經歷,讓學生感悟中國共產黨風雨兼程、披荊斬棘的初心和使命。
自活動啟動至今,已成功開展現場宣講200余場。此外,市關工委還通過現場直播、錄播等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黨史教育宣講,并利用公眾號、微信群等平臺推出離退休老干部講黨史音頻、萌娃講黨史視頻共25條,不斷擴大宣傳教育覆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