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英雄譜
臨海美麗鄉村共富示范帶、白沙灣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桃渚國家級旅游度假區、括蒼山旅游開發項目、臺州府城景區擴容提升項目、大崗山區塊文旅綜合開發項目成為文化旅游榜單中沖擂的實力項目,每一個項目都將為臨海旅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期記者帶讀者去了解臨海美麗鄉村共富示范帶項目情況。
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社會不斷進步,物質生活豐富的同時,人民群眾對于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有了更多的需求和更高的標準,對于未來的美好生活,人民群眾滿懷憧憬。為全面落實省里提出的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工作,臨海市市委市政府勠力同心、真抓實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打造共同富裕鄉村,實現鄉村“宜居宜業”。
臨海美麗鄉村“十四五”期間定位的“四帶十區”發展框架,“古城—江南—尤溪”美麗鄉村示范帶就是四帶之一。項目擬選址于古城—江南—尤溪3個鎮街涉及30公里道路沿線(觀瀾路-花溪路-雙干線)及20余個村。融入特色文旅、農旅產品綜合開發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臨海美麗鄉村共富示范帶。
這里風景如畫,合力共建特色農旅。臨海美麗鄉村共富示范帶以“溪山行、田中賦”為主題,以現代農業產業為基礎,以鄉村休閑體驗為特色,以古城古村文化為襯托,整合當地自然風貌、鄉村美景、特色產業、農耕文化等資源優勢,通過對“古城—江南—尤溪”3個鎮(街道)30公里道路兩側及沿線重點村莊進行整體改造提升,重點謀劃打造以古城龍潭岙、振興為主要節點的靈江南岸和江南岙底羅、上馬、垟路為主要節點的香年溪谷,以及尤溪紫升、匯龍為主要節點的江南峽谷,加快形成“一帶兩區三溪四園五線”區塊面,打造出獨具臨海特色的“華東溪山行旅圖”。
這里資源豐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臨海美麗鄉村共富示范帶以點帶線,匯線成面,結合一個核心流量景區、兩個重點村,帶動6個產業服務村及12個配套服務村全面發展,共同助力臨海鄉村振興。臺州府城及紫陽街擁有成熟的商業旅游氛圍及流量,全年游客量超過700萬人次,能為示范帶提供龐大的流量。而區域范圍內所涉及山地、丘陵、田園、溪流、古鎮及古村落,形式多樣,資源豐富,能為示范帶的全面提升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示范帶沿線眾多美麗鄉村示范點、基礎建設卓有成效加上已有的原生態產業植入,利用產業植入盤活村集體經濟,增添村集體資產經營性收入。借助旅游產業帶動經濟,促進了農村經濟發展、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美麗鄉村產業振興提供了雙重配套保障。
這里串珠成鏈,助力共創美麗鄉村。臨海美麗鄉村共富示范帶項目預計投入3.65億元進行規劃建設。不斷深化農村集成改革,搭建“政府+企業+村集體”共富架構,精準導入運營團隊開展全產業鏈項目經營,打造集農業觀光、農旅休閑、戶外拓展、騎行運動、康體養生等于一體的農文旅融合示范帶。通過對沿線鄉鎮村莊自然環境、生活環境進行改造,改善村民生活條件。同時吸引浙江省乃至長三角地區游客,預計年接待120萬人次,帶動社會經濟效益5億元,農民人均可增收上萬元。爭取將臨海美麗鄉村共富示范帶打造為省共同富裕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帶和爭創新時代美麗鄉村建設標桿縣,實現村級集體和村民共同富裕,共創美麗鄉村。
當前,各類美麗鄉村共富項目已蓄勢待發。其中,農業特色產業方面包括香年茶文化產業、上江花卉產業、區域小水果產業和糧食產業提升等項目,農村風貌提升方面包括龍潭岙村美麗鄉村、江南香年溪區塊城鄉風貌提升、觀瀾路沿線風貌提升改造、尤溪鎮美麗鄉村精品線和尤溪老街改造提升等項目,鄉村休閑體驗方面包括萬盛空間、臨海山居、竹家山精品民宿、下漲村森林氧吧民宿、下漲老龍頭區塊松林野奢度假營地和綠野仙蹤戶外拓展園提升等項目,數字三農集成方面包括鄉村客廳、農耕別院、青年驛站和智慧農業等項目。
“此次參加擂臺賽很榮幸也很有信心,臨海美麗鄉村共富示范帶這個項目以‘全域共建、品質立市’為目標,立足現有要素資源、產業布局定位聚焦以及未來發展方向,我們將傾力打造‘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臨海市共同富裕新時代美麗鄉村示范帶,實現鄉村的共同富裕和產業振興。”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董立充滿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