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臨海市第一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介入團隊成功為一名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了急性腦梗死機械取栓術+左側大腦中動脈支架植入術,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患者因突發意識不清12小時余至我院急診科就診,既往有高血壓、糖尿病、腦梗死病史多年。”神經內科主治醫師李吉新介紹, 11月24日,71歲的患者到達急診科時,神志不清,右側肢體全癱。經急診卒中綠色通道接診,會診后,明確為腦梗死,存在大血管閉塞可能,并且已經過了腦梗死的靜脈溶栓窗,類似患者如果選擇常規藥物治療,預后極差。
疏通血管迫在眉睫。李吉新醫師請示副主任醫師鄭海濱后,立即予以頭顱CTA+CTP檢查,明確為左側大腦中動脈閉塞,CT灌注分析提示病人符合介入治療指證,和家屬充分溝通后,行急診腦血管介入治療。
據了解,手術過程并不順利,該患者血管存在先天變異,同時合并血管扭曲,手術難度較大。經腦血管造影明確血管堵塞部位后,腦卒中團隊采取支架取栓方式將腦血管內血栓取出。由于患者局部血管本身存在嚴重狹窄,單純取栓無法維持血流。腦卒中團隊立即在影像設備的引導下,將支架植入左側大腦中動脈起始狹窄部,重塑患者大腦血流通路,終于讓閉塞的血管動脈恢復血流,目前患者正處于康復期。
“腦血管病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特點,已成為我國城鄉居民死亡的首位原因。”李吉新告訴記者,腦梗死發病急驟,隨著時間發展,閉塞血管供血區域的腦細胞就會出現進行性的不可逆壞死,表現在病人身上就是癱瘓加重甚至昏迷等情況。如果發病6h以內,符合溶栓條件的,靜脈溶栓是最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法。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腦血管介入治療是利用人體自然血管通路,將手術材料送達病變腦血管進行治療的一種高精尖技術,以其創傷小、術后恢復快等優點,已成為腦血管疾病的首選治療方案之一。對于大血管閉塞導致的腦梗死,相比傳統的藥物治療,腦血管介入治療可以快速重建閉塞部位的血管,恢復遠端腦組織的血液供應,增加挽救病人生命、減輕殘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