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雙眼一黑;8秒,意識喪失;30秒,瞳孔散大……在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0萬人,位居全球之首。這意味著每分鐘就有1人發生心臟驟停,而黃金搶救時間只有4分鐘。這時,如果周邊有一臺“救命神器”AED,挽回生命的可能性將大大增加。
記者從12月15日下午召開的全市公共場所配置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工作協調會上獲悉,為進一步構建臨海市城鄉公共應急保障體系,我市將分批次推進在學校、機關、企事業單位和車站、大型商場、電影院等人群密集場所配備AED急救設施。目前,市紅十字會已經選定28個人群密集場所,將在2022年1月上旬完成投放配置,為市民獻上一份新年的安全禮物。
為按時優質完成配置任務,我市科學選址,要求安裝位置醒目可及、便利可取;劃分好時間節點,明確目標任務,倒排工期,確保2022年1月5日前配置安裝到位;持續開展應急救護和AED使用方法培訓,讓更多人會用、敢用,能救、會救;通過“線上+線下”方式擴大宣傳,多層面多途徑向大眾普及公共急救基本知識;通過落實急救員、定期巡查抽查、黑名單通報和年度考核及管理協議,構建長效運行服務機制。
此次投放的公共場所配備管理單位涉及師生活動區的臺州中學、回浦中學、大田中學、杜橋中學、臨海六中等學校,市會議中心的市機關事務中心,行政辦公區的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巡特警大隊;服務受理區的市行政審批管理辦公室、杜橋辦事大廳,靈湖公園的臨海牛頭山旅游度假區發展中心,旅客出發區的動車站(臨海南站),生活區的臨海市老年樂園,營業區的第一中心菜場、浙東休閑家具城等地,村民活動區的杜橋鎮岸頭村博愛家園。
“人群密集場所配置AED是我市著力補齊、完善提升市民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的重要舉措,是健康臨海建設的基礎工程,也是品質臨海共富高地建設的一項標志性成果。”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春陽告訴記者,截至目前,我市歷年已累計投放9臺AED,今年首次批量化投放28臺,明年該項工作將納入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計劃規模化投放130臺左右,爭取實現AED覆蓋率達到每萬人1.5臺,真正讓AED在心源性疾病驟發之際發揮“救命神器”作用,讓來自五湖四海的游客安安心心體驗“游在臨海”,讓臨海人享有更高品質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記者了解到,“紅匣子”AED這個“救命神器”具有便攜、易于操作的優點,專為現場非急救人員設計。使用者無需具備高水平的判讀心電圖能力,只要根據錄音指示,接通電源,按動按鈕,即可完成心電圖自動分析、除顫。第一時間使用AED,并配合心肺復蘇,是搶救心跳呼吸驟停病人的最有效手段,1分鐘內的搶救成功率在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