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吹響了奮進的號角,也銘刻著奮斗的足跡。
循著時間的節點回望過去五年,臨海的發展令人欣喜:綜合實力顯著增強、發展基礎更加扎實、區域活力不斷迸發、城市品質持續提升、民生福祉日益改善……
這五年,千年古城正踏著時代的節拍高歌奮進、闊步前行。
探尋跨越發展的“臨海答案”,黨建引領是一大關鍵的得分點。
黨建強,則發展強。
五年來,我市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持之以恒抓基層、打基礎、強根基,統籌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為全市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勤學善思 筑牢理想信念之基
重視學習,善于學習,是中國共產黨獨特的精神氣質。
我市始終把政治建設作為首要任務,突出“學”字當頭,扎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常態化制度化,開展建黨100周年系列活動,推動初心使命扎根鑄魂;加強黨委(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規范化建設,落實巡聽旁聽制度,按規定開展中心組各項學習;連續19年舉辦全民學習周,開設臨海大講堂共89期;深化“周一夜學”制度,開發“理論云學堂”微信學習平臺,累計訪問量突破70萬;啟動新時代文明實踐“堂前宣講”活動,開展直播、抖音、動漫等多種形式的特色宣講,覆蓋群眾達80余萬人次;設立“初心讀書社”總社,下設37個部門、鎮(街道)分社,舉辦各類讀書沙龍80余場。
我市還有一支青年宣講團,它是在民政部門依法注冊成立的全國首家理論宣講社團。該社團共有分團40個,覆蓋全市19個鎮(街道)和21個部門。宣講團始終把“宣講黨的創新成果、推動理論武裝、引領社會思潮”作為首要任務,積極宣講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及黨的創新理論,還先后舉辦紅色電影觀影分享會、“紅歌新唱”青年愛國主義主題宣講、微型黨課大賽等系列活動,讓黨員群眾在活動中感悟初心使命,凝聚奮進力量。
在臨海,越來越多的黨員干部、群眾也當起“宣講員”,向親朋鄰里分享著黨的“好聲音”。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召開后,上盤鎮漁嫂們用方言自編的順口溜,帶來了一場“最漁鄉、最漁俗、最漁聲”的漁情宣講,漁嫂們講的“俗”,老百姓們聽著“樂”;涌泉鎮的橘園里,村民們和農技專家、黨員干部搬起板凳圍成一圈,結合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分享鮮活生動的創富故事……接地氣的宣講方式讓理論多了些“泥土味”,也讓大家一聽就懂、記得住、傳得開。
選育管用激勵干部擔當作為
眼下,佩弦湖區塊開發建設的沖鋒號已經吹響。由于二期項目涉及城中村改造,該區塊綜合開發工作指揮部從全市各個部門、單位抽調了100多名干部到項目一線參與征遷工作,其中黨員干部有80多名。在為期近6個月的時間里,他們將分成8個攻堅小組,進村入戶開展政策宣傳、信息調查、測繪評估、協議簽訂等工作。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重點項目一線是錘煉“硬核”干部的“練兵場”。我市建設項目干部人才庫,圍繞“雙百”行動和重點工作、中心工作需要,持續選派干部到“五個一線”掛職歷練,實現項目推進與干部成長雙贏;探索年輕干部“超車道”培養途徑,推行年輕干部AB崗制、導師制,連續4年把中青班辦到方溪水庫、國慶片區等項目攻堅一線,通過多崗位歷練、一對一幫帶、個性化培養等舉措,幫助年輕干部健康成長。
為了更好地激勵干部擔當作為,我市不斷完善鼓勵激勵、容錯糾錯、關心關愛等舉措,建立“分領域、清單式”容錯糾錯機制,分領域制定15個容錯糾錯事項清單,推動容錯糾錯裁定委員會實質化運行;在臺州率先開展干部擔當作為不實信訪澄清保護,出臺不實信訪澄清保護實施辦法,牢固樹立“干部為事業擔當、組織為干部擔當”的導向;常態化開展“向組織說說心里話”,幫助解決干部實際困難。
我市堅持“從實績看德才、憑德才用干部”,突出實干導向、基層導向、擔當導向,著力打造絕對忠誠、實干擔當、干凈干事的干部隊伍。
臺風“利奇馬”過境,全市黨員干部以黨員突擊隊、志愿小分隊等形式,連續奮戰5個晝夜,一起重建美麗家園;面對疫情,全市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舍小家、為大家,共同守護一方平安;創城一線,廣大黨員、機關干部當起宣傳員、志愿者、督導員,率先垂范、貢獻力量;重大項目開工現場,黨員干部爭當先鋒……在我市的企業工廠、街頭巷尾、田間地頭,處處可見“紅色身影”,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黨員干部的擔當。
固本強基打造堅強“戰斗堡壘”
固本強基,方能行穩致遠。
作為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如何激活基層黨員的干事激情顯得尤為關鍵。我市開展“頭雁領航·村村提升”活動,推動村社班子、村社干部振奮精神、鼓足干勁、比學趕超;延續推進“頭雁領航”培育工程,不斷提高基層黨員干部隊伍素質。
黨建陣地建設是增強黨支部向心力、戰斗力、凝聚力的重要載體。我市大力實施陣地提升工程,在機關層面開展“雙十雙創”行動,創成臺州市級以上機關黨建示范點14個;推進市、鎮、村(社企)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在市級層面重點打造“一街兩圈三群四線”示范帶,在鎮街層面著重打造“一黨委一品牌、一支部一特色”,截至目前,已建成靖江黨建精品街、涌泉農業電商黨建示范線等8條市級精品帶、19個鎮級示范片,連接286個基層黨組織,實現了“盆景”到“風景”的美麗轉變。
此外,我市還注重特色凸顯,著力打造一批可復制、可推廣、有影響力的美麗黨建品牌。
今年5月,華海藥業黨委“三融三力”工作法入選全國非公企業黨組織“最佳實踐”案例,此后,該公司黨委獲評“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
華海藥業頻頻走在全國前列,一個重要的原因,是該公司堅持黨建引領,注重把品牌理念引入黨建工作,大力實施“紅色生產力工程”,充分將黨的組織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深入做好融合引領文章。
在我市,這樣的黨建“精品”不計其數。
在“兩新”工作上,成立全省首家外賣配送領域實體化運行黨支部,開展“千企結千村、消滅薄弱村”專項行動,總結推廣農合聯黨建“興農十法”;在農村,打造“黨建+柑橘產業”示范帶助力橘農增收致富,建立“書記聯合體”提升基層支部組織力;在城市,推行小區黨支部領導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企業“四位一體”運行機制,大力培育生活服務等各類社會組織,推動形成“黨建引領、多元參與、協商共治”的治理格局;在機關,持續開展“百日競賽”活動,打造“表率在前臨機制勝”機關黨建品牌矩陣,形成“黨建+業務”互融共促、同向同行的生動局面;在中小學校,實施“樹人鑄魂工程”,出臺中小學黨建“十二條”,理順中小學黨建管理體制……
正風反腐持續激蕩清風正氣
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
五年來,我市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旗幟鮮明正風肅紀反腐,充分發揮監督保障執行、促進完善發展作用,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邁上新臺階。
——建設清廉臨海。我市出臺《關于縱深推進清廉臨海建設的意見》。創建一批清廉村居示范點;發布全國首個清廉民企團體標準;推進清廉機關建設,建成臺州市級清廉文化進機關示范點5家;探索清廉家庭建設,開出全國首張“清廉家庭評估指數表”;創建“清風在列”清廉文化品牌,打造臺州府城清廉文化觀覽線,開展“非遺說廉”“鐵藝鍛廉”“清風剪廉”等系列活動,不斷營造廉榮貪恥、崇廉拒腐的清廉氛圍。
——維護群眾利益。我市聚焦重點領域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扎實推進漠視侵害群眾利益問題專項治理;持續開展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專項治理,強力推進“打傘、破網、治亂”三大行動和“傘網清除”專項行動,保障脫貧攻堅和掃黑除惡見行見效。
——狠剎“四風”問題。我市持續整治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問題,開展違規吃喝、違規收送禮品禮金、違規發放津補貼、獎金問題等專項整治,嚴管、嚴查、嚴懲黨員干部、公職人員“酒局、酒駕”背后的“四風”問題;邀請“兩代表一委員”、特約監察員等參與,不定期開展突擊檢查、交叉互查、集中清查,推動全市上下形成“四風”糾治工作合力。
——用好巡察“利劍”。提升巡察規范化水平,創新實施“巡審聯動”“巡察組+專案組”等工作機制,推動巡察監督與各項監督貫通融合,充分發揮巡察綜合監督平臺作用,強化巡察成果運用,持續推動以巡促建,以改促治。五年來,共開展14輪巡察,實現對70個部門單位、19個鎮(街道)、662個村(社)巡察工作全覆蓋。
——鞏固反腐成果。堅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懲治震懾、制度約束、提高覺悟一體發力,持續鞏固案件查辦工作成效;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查辦案件始終,使審查調查成為改造人、挽救人的過程,強化對受處分人員的教育管理和關心激勵,推動“有錯”干部變“有為”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