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后首個寒假已經來臨,寒假作業(yè)減量、學科類補課取消,多出的時間怎么過,成為家長們熱議話題。
孩子的假期生活如何安排?近日,記者了解到,各式各樣的“寒假計劃清單”已被安排上。記者還咨詢了學校教師,為一些拿不定主意的家長來支招。
寒假生活“精彩紛呈”
這些天,朱奕軒都會帶著羽毛球拍和媽媽一起“上下班”。媽媽忙工作,他就在一旁看書,或約上媽媽同事的孩子一起打羽毛球。
朱奕軒是椒江三甲中心校五年級學生,他的寒假計劃滿滿,除了要和家人一起采購年貨、大掃除、貼對聯(lián)外,還要下廚做一道菜。
家住椒江商業(yè)街的王女士往年都會給孩子制定假期安排表,今年她覺得孩子已經讀五年級,應該學會自己規(guī)劃寒假生活,于是把主動權交到孩子手中。
“他說不上補習班,寒假我們就沒有報補習班;他對漫畫類的書籍和畫畫感興趣,我們就計劃陪他去書店看書,去臺州市內的古村落寫生。”此外,王女士還給孩子報了網球課、體能等項目,讓他過個健康、快樂的假期。
“今年寒假,學校布置的書面作業(yè)很少,動手實踐作業(yè)比往年多。”椒江區(qū)第二實驗小學四年級家長金先生對此感觸頗深,“去年動手實踐作業(yè)就一兩個,今年有整理、掃地、擦桌子、洗碗、疊被子等等。”
金先生說,看天氣預報發(fā)現(xiàn)近期都下雨,于是為女兒報名了線上運動課,每周一至周五都有10多分鐘課程。在他看來,閱讀是提高學習能力的有效路徑,每逢遇到好書,他都會買幾本帶回家,推薦給女兒閱讀,并為女兒報了閱讀課。
“配餐”合理不放任
家長如何幫孩子“合理配餐”,幫助他們健康成長?對此,椒江區(qū)實驗小學老師任金花談了自己的看法。
任金花表示,假期活動的最大意義是不同于學校生活,孩子們需要在假期體驗豐富多彩且個性化的生活。她提倡,要讓孩子們放飛個性,盡情發(fā)展興趣愛好,做自己最喜歡的事情。但放飛個性,不是放任自由,建議家長根據家庭條件和孩子實際情況做出合理安排。
勤鍛煉、沐書香、重實踐,是任金花給的“錦囊”。
“每天堅持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可以參加趣味體能或小球運動,提高協(xié)調能力等。”任金花說,同時要遠離電子產品,多和好書“交朋友”,共享悅讀時光。此外,在遵守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多逛逛科技館、博物館,多多親近大自然。學做一件家務事,學會一道菜,學會一項新技能,觀察植物生長,寫寫觀察日記。
任金花說,家長要給孩子足夠的時間和空間,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愛好自主發(fā)展、自主創(chuàng)新。只有這樣,才能點燃他們的學習激情,優(yōu)化他們的思維方式,豐潤他們的假期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