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團中央公布了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案例選編,臨海共青團聚才賦能“志愿匯”入選。
2017年“志愿匯”APP推廣至今,全市注冊青年志愿者累計達19萬余人。團市委構建“1+4+N”志愿服務架構,以臨海市志愿者協會為統領,成立了平安治理、理論宣傳、文明實踐、便民助困4大志愿服務組織,團聚692支注冊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參與社會治理服務。與此同時,推動志愿服務隊伍正式注冊為社會組織,提升專業化能力,共指導6家志愿服務類社會組織在民政部門完成注冊。
大局任務和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志愿服務的旗幟就插到哪里。團市委通過整合各類專業志愿資源,以互動參與的形式激發服務潛能熱情;定期開展團隊資源分享會,對各領域所需的志愿資源溝通協調,集中解決某一區域不同的志愿需求;以“網格”為單位,整合轄區內醫生、教師、民警等力量,實現應急救助志愿服務全覆蓋;依托社區志愿服務站點,開展社區家政、心理疏導、醫療保健、平安巡防和法律援助等志愿服務2300余場。
志愿服務的過程,既有利于志愿者及時有效地為有需要的社會成員提供幫助,也有利于志愿者自己能力素養的提升,實現人生價值。團市委不斷創新志愿服務項目機制,建立健全志愿項目認領機制,從“指派”活動到“認領”活動,打通“需求—發布—認領—承辦—總結”主脈絡,吸引和發掘一批積極向上、有影響力的志愿服務帶頭人成為志愿服務項目的策劃人、參與者,引導志愿者及資源下沉。
2021年以來,已有65個志愿服務項目完成認領承辦。為了推動孵化志愿項目,團市委聯合多部門舉辦臨海市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創新項目大賽,共收到創新項目101份,最終選出31個優質志愿服務項目,為他們提供專業指導和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