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5月,臨海人的家里肯定少不了枇杷的身影。汛橋鎮是我市枇杷的主產區之一,在近階段連綿的陰雨后,本周該鎮枇杷陸續上市。
走進汛橋鎮新民村,放眼望去,滿目金黃。成片的枇杷林延綿向前,在深綠淺綠間,金黃的果子掛滿了枝頭,散發著陣陣甜香。村民們挎著籃子,在枇杷樹下穿梭,臉上寫滿豐收的喜悅。
“今年晴雨天氣均勻,枇杷長勢很好。”一大早,村民謝英月就和家人開始了忙碌的枇杷采摘。她笑著告訴記者,種枇杷主要是“看天吃飯”,晴天多了容易裂果,雨水多了甜度又不夠。她家共種了100株枇杷樹,得益于好天氣,今年枇杷的品質都很好,產量預計能超過1000公斤。說話間,她順手摘下了一顆枇杷讓記者品嘗。微黃的果肉入口即化、汁水四溢,甜度更是恰到好處。
枇杷是汛橋鎮的一張農業“金名片”,種植面積達2000畝。新民村有村民210多戶,幾乎家家戶戶種枇杷,總面積超850畝。這里出產的枇杷皮薄易剝、肉質細膩,作為村民的主要經濟來源,一到采摘期,村內處處可見挑著擔子賣枇杷的熱鬧景象。
中午時分,村民王美云挑著剛剛下山的枇杷走進了村內的奇古山枇杷專業合作社。她的竹筐內,枇杷個頭飽滿,透著新鮮。王美云說,村內枇杷種植品種為大紅袍和白沙,大紅袍香頭足,白沙水分多,都很受市場歡迎。合作社收購,是果農們銷售的主要渠道。早上她接到合作社的電話,說今天要從她家收25公斤的枇杷,她趕忙上山采摘送過來。
記者了解到,受前期陰雨天氣影響,今年汛橋鎮枇杷上市時間較去年推遲了一周左右,整體產量大幅上升。目前,合作社白沙枇杷收購價在每公斤24元上下浮動,較去年略有下降。疫情對銷路略有影響,好在汛橋枇杷美名在外,每天依然能收到不少來自全國各地的訂單。
“今年枇杷產量整體比去年增加了三分之二左右,每戶人家預計能增收2至5萬元不等。枇杷現在剛上市,訂單較多,最多時我一天要通過順豐快遞發出100多箱。”市奇古山枇杷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周小巖說,枇杷的銷售期只有半個月,上市后一周左右是品嘗的最佳時期,廣大市民嘗鮮可要抓緊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