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增強孩子們的垃圾分類意識,培養師生低碳環保的生活習慣,樹立綠色、環保、文明的生活理念,連日來,大洋小學開展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系列活動。
硬件是推行垃圾分類的基礎。該校及時更新垃圾分類設施設備。校園里,一個個造型可愛的分類垃圾桶挺著“大肚皮”,提醒孩子們不要亂扔垃圾,自覺分類投放。
垃圾分類,要入腦入心。學校通過紅領巾廣播站、國旗下講話、黑板報等形式,廣泛開展垃圾分類宣傳教育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孩子們的垃圾分類意識。各班開展以“垃圾分類”為主題的班會課及知識競賽,幫助孩子們學習正確的垃圾分類方法,懂得垃圾分類再利用的價值與意義。
比一比,賽一賽,看誰垃圾分類做得棒。該校組織開展垃圾分類小紅旗活動,激發孩子們的榮譽感。大隊委不定期檢查各班衛生、垃圾桶放置等情況,評選出“垃圾分類優秀班級”。有了小紅旗的激勵,孩子們積極響應,將垃圾分類從口號落地為行動。
地球是我家,守護靠大家。“環保衛士護家園”活動則讓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化身“環保小衛士”,主動清理校園各個角落的垃圾,并將垃圾有序分類投放,用實際行動守護大家共同的家園。
“變廢為寶”創造活動,讓垃圾分類充滿趣味性。學校組織“變廢為寶”垃圾分類主題手工繪畫比賽。孩子們變成了一個個小畫家和小設計師。他們用鉛筆頭、易拉罐、塑料瓶、紙盒、麻繩等廢舊材料,搭配五顏六色的卡紙、顏料,經過簡單的剪裁、折疊、粘貼,設計出一個個活潑可愛、樣式新穎的手工藝品:可愛的梵高肖像畫、栩栩如生的插花、精致的小火車、實用的麻繩收納罐……這些作品寄托著孩子們對美好家園的渴望,也飽含了對地球家園的深切關愛。 “學校是培養孩子們良好生活習慣的第一站。我們希望通過垃圾分類系列活動,在有趣輕松的氛圍中,為孩子們解鎖垃圾分類的知識與技能,讓環保的‘種子’根植心田;更希望孩子們用點滴行動為幸福大洋添磚加瓦,讓垃圾分類成為社會新風尚。”大洋小學有關負責人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