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秋天,要說的故事有很多。最令人振奮的,無疑是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順利召開。精神的力量是無窮的,蘊藏著創造歷史的澎拜勢能。會后1個月的時間,以黨的二十大報告為主題的“百團千場”宣講活動在臨海持續接力。642余場宣講活動、586個宣講場地、宣講受眾超6萬人……不斷更新的數據,成為了黨的好聲音飛入尋常百姓家最生動的詮釋。
第一時間傳達黨音
10月16日上午,黨的二十大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會后,市委黨校馬上組織在職教師代表和退休老同志,開展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精神交流會。這也拉開了我市關于黨的二十大報告宣講活動的帷幕。隨后,全市19個鎮(街道)聞令而動,220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宣講的聲音猶如澎拜浪潮,一陣響過一陣。
——10月17日,江南街道“誠義江南”青年宣講團組織骨干力量,在該街道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的圖書角開展黨的二十大報告宣講員學習會;河頭鎮青年干部走進鄉村共富工坊,和村民們熱議黨的二十大報告,點贊非凡十年,憧憬美好未來。
——10月19日,市總工會組織宣講員在浙江安正鑄造機械有限公司開展“守好紅色根脈班前十分鐘”活動,向車間職工們傳達黨的二十大報告內容,立志成為時代工匠,傳承大國技藝。
——10月27日,市委網信辦在尤溪鎮小鎮會客廳和全市互聯網企業探討“網絡強國”,一邊行走、一邊參觀,切身感受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互聯網給鄉村帶來的巨大變化。
黨的二十大落下帷幕,但是臨海宣講的聲音還在繼續!按髸尫懦隽四男┬畔?”“新征程,該如何行進?”帶著這些群眾關注的問題,全市2600余名宣講員始終奔走在臨海的各個角落。
精準推送報告內容
“你們講的內容,實在!都是和我們老百姓實際生活有關的,聽起來不吃力。黨的二十大讓我們對未來發展更有信心!”涌泉鎮巖魚頭橘場負責人金敬順在聽完該鎮黨員青年志愿者宣講團成員的宣講后,連連點贊。當下正是橘子豐收的季節,一場橘樹下的宣講會化解了果農們忙碌了一天的疲乏。當聽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要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果農們不由為之振奮。大家談感想、話未來,話語里都是滿滿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而像這樣的場景,連日來在我市各鎮(街道)隨處可見。杰克縫紉機股份有限公司臨海廠區,“班前十五分鐘”宣講讓五湖四海的工友們打開了話匣子。作為新時代的工人,大家最關注的還是國家對科技、對人才的態度。宣講員告訴大家,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到了“必須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這無疑是一把火,點燃了與會人員的干事熱情。大家紛紛表示,黨的二十大報告寫得好,習近平總書記講得好,宏偉藍圖描繪得好,堅信大家的日子也會越過越好。小小的車間里,洋溢著對中國共產黨堅定不移的信任和對夢想、對美好生活的渴望。
創新開拓宣講渠道
在臺州中學西校區紫藤長廊,涌動著學習的熱潮,洋溢著青春的芬芳。一場關于黨的二十大精神宣傳教育的戶外課堂正徐徐開講。思政老師許俏俏通過一個個鏡頭,帶領學生重溫中國共產黨走過的光輝歲月,講述那一段可歌可泣的壯麗史詩。不到一天的時間,這場帶著書卷氣和花香的宣講迅速走紅網絡。
告別傳統的“我說你聽”,將宣講的形式和場所翻新再翻新,這是臨海式宣講先人一步的關鍵所在。放眼古城內外,“花式宣講”的身影無處不在。
——白水洋鎮宣講小分隊定期“趕大集”,自創詞曲,以越劇、民歌、快板等多種曲藝形式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講述農村發生的新變化,引起了鄉親們的強烈共鳴。
——桃渚鎮組織青年黨員干部走進田間地頭,開展“稻香論壇”二十大精神宣講會;在沿江中心小學試驗基地的甘蔗地前,宣講員帶領少先隊員們重溫少先隊入隊誓詞,向他們講解了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對青年的寄語。
——上盤鎮組織宣講員走進田間地頭,和村民們面對面、零距離,邊干農活邊談心,用“鄉音土語”給村民們上了一堂“上接天線、下接地氣”的理論宣講。
看似小小的宣講,臨海卻把它做成了城市品牌,為黨和群眾之間架起連心橋。市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說,今后他們將圍繞“六學六進六爭先”主題開展系列宣講活動,以先行姿態在全市持續掀起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宣講的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