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其艱難,方顯勇毅;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市十五屆二次黨代會提出要變革重塑、主動作為奮進新征程,這是我市在破局立新之年吹響的號角。唯有主動作為,臨海才能搶抓重要戰略機遇;唯有主動作為,臨海方能奪得發展主動權;唯有主動作為,臨海定能實現“建設歷史名城、制造強市、共富高地”的奮斗目標。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從年初的“百日破百難”,到項目擂臺賽,再到城中村改造攻堅行動……過去一年,我們在變化變局中搶抓機遇、在逆境逆勢中砥礪前行、在苦干實干中決戰決勝,干成了一批具有戰略性全局性的大事、攻克了一批多年想干卻未干成的難事、辦好了一批人民群眾期盼已久的實事。而這背后,是一批批“獅子型”“老黃牛型”干部的主動作為,是一支支心系人民的鐵軍隊伍的能征善戰。
始知丹青筆,能奪造化功。如今,臨海民營經濟發展的利好在不斷積聚,項目投資勢能正加快向產業振興動能轉換。如何加強這方面的建設?市委書記吳華丁在市十五屆二次黨代會上所作的報告給了我們答案:要時刻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托,高舉思想之旗、精神之旗,搶抓窗口、奮起一躍,在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上開好局、起好步。要進一步找準放大臨海改革發展的“坐標系”,做到胸中有謀、手里有招、行動有方。
夯基壘臺、立柱架梁,成百上千個攻堅項目,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我們要繼續以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和產能合作為重點,全力推動項目取得積極進展,注重實施能夠讓本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要在開拓市場上下功夫,搭建更多貿易促進平臺,把優質高效的政務服務保障到位,讓本地企業扎根深耕,讓外來企業蓬勃發展;要在向海圖強發展上下功夫,堅持陸海統籌,持續放大臺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國字號”效應,打造充滿活力與張力的沿海重要增長極。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選什么樣的人、用什么樣的干部,如何選人、怎樣用人,歷來是關乎干部隊伍戰斗力、關乎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根本性問題。我們要深化“紅色根脈強基”工程、“頭雁領航”工程等計劃,健全干部察人識人體制機制和考核評價體系,深化“爭先指數、擔當指數、辛苦指數”考核,常態化評選“獅子型”“老黃牛型”干部,進一步強化干部擔當能力和斗爭本領養成,真正激揚正氣、激勵擔當、激發活力。
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只有主動作為、奮楫篤行,才能把握歷史主動。新時代新征程,讓我們蕩開層云,踏平坎坷成大道;讓我們乘風破浪,直掛云帆濟滄海,在把握歷史主動中創造出不負歷史、不負時代、不負人民的臨海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