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臨海,春風輕輕,楊柳垂垂,萬物盡被明媚和可愛環(huán)抱,處處春意盎然。
4月10日,首屆“朱自清文學獎”頒獎典禮暨“朱自清文學周”系列活動正式啟幕。活動期間,近30位受邀而來的知名作家、學者組成采風團,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深入了解臨海這座千年古城的歷史底蘊。
當天下午,采風團沿著“詩路集”線路,開啟采風之行。從東湖南門進入,采風團來到了詩路文化體驗館,通過可聽、可看、可觸摸、可互動的數(shù)字化設施,感受千年府城獨特的文化魅力,領略千年府城秀美的山水風光。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得主、省作協(xié)副主席、《江南》雜志主編鐘求是對記者說,臨海是一座安逸舒適又充滿活力的城市,他每次來臨海都有新的感受。“剛才在東湖參觀,了解到臨海有深厚的歷史積淀。在文化氛圍這么濃厚的城市舉辦‘朱自清文學獎’,我覺得意義重大。”鐘求是說。
出了體驗館,采風團一行行走在九曲橋上,眼前是亭臺樓閣、長廊水榭,波光粼粼的湖面,緩緩而行的小船,一派江南園林的婉約之美。路上還能偶遇琵琶、古箏表演,自然之美與人文之勝在這里相映成趣,叫人沉迷其中,流連忘返。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白燁是首屆“朱自清文學獎”評委會成員。他說,以前經(jīng)常在文章中反復看到臨海,一直對臨海非常好奇,雖然是第一次來臨海,但已經(jīng)對這個城市有很深的印象。“很多人都說,臨海是一個‘沒來想來,來了不想走’的地方,雖然我這次來的時間不長,但確有這樣的感受。臨海的山水很秀美,人文積淀很深厚。朱自清先生雖然在臨海教書不到一年,但他在這里創(chuàng)作了諸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他的世界觀、文學觀都在這里成長起來的,臨海對他的影響非常大。”
東湖出來,不遠處便是氣勢威嚴、清麗俊逸的臺州府城墻。城墻上,有“戚家軍”表演隊在進行巡城排練,重現(xiàn)明將戚繼光鎮(zhèn)守臺州府時的英勇光景。采風團一行一邊漫步在充滿歷史氣息的城墻石板道上,一邊聽解說員講解臨海的歷史。“這里太美了,太讓我震驚了。對于我這個北方人來說,臨海處處透露出江南的軟、柔、糯,這種溫柔的東西是我很少經(jīng)歷到的,以后會讓我時時想念。”第八屆魯迅文學獎得主、國家一級作家、重慶市作協(xié)副主席張者說:“100多年前,朱自清先生用白話文進行文學創(chuàng)作,如今我們?nèi)栽趯W習他的文法和修辭。朱自清不僅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而且創(chuàng)作了不少小說、詩歌。‘朱自清文學獎’設立小說、散文、詩歌三大獎項,這與朱自清的創(chuàng)作非常貼切。”
4月的紫藤花依舊盛開,正如朱自清先生筆下“那花真好看:一縷縷垂垂的細絲,將她們懸在那皴裂的臂上,臨風婀娜……”大家?guī)е鴮χ熳郧逑壬乃寄顏淼脚_州中學(西校區(qū)),站在“匆匆墻”前感嘆時光易逝,人生可貴。
朱自清在臨海“匆匆”駐足,但他的“背影”長存。作為朱自清先生的第二故鄉(xiāng),臨海將始終把朱自清先生留下的文化遺產(chǎn)作為重要的精神瑰寶,不斷挖掘弘揚朱自清先生的民族氣節(jié)和人文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