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簽了簽了,最后一戶也簽了。”近日,隨著最后一戶征收戶落筆簽約,臺州市域鐵路S2線臨海段項目土地征收簽約工作畫上了圓滿句號。
摸底調查100%、土地丈量100%、入戶評估100%、墳墓政策處理100%、土地簽約100%,沿江鎮攻堅團隊在36天時間里干出了項目攻堅新成效,再次刷新了沿江土地征收工作速度。
“明白賬”里的規矩
2月8日,臺州市域鐵路S2線臨海段項目土地征收工作正式啟動。作為攻堅團隊的一員,沿江鎮黨委副書記陳春對這次被征收的96.7畝土地和388戶田戶的數據,早就爛熟于心。編號、評估測量、簽協議,征收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陳春也都了如指掌。在他的筆記本中,詳細記錄了每位征收戶的訴求和具體實際情況,細致入微。
一直以來,攻堅團隊嚴格落實“透明公平”公示制度,第一時間接收消息、第一時間核對信息、第一時間建立臺賬、第一時間專人調查、第一時間反饋結果、第一時間處理到位,確保村民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讓一切數據均處在“陽光”之下,讓每個村民心里都有本“明白賬”。
“征收”背后的初心
初心就是情懷,使命就是擔當。面對土地征收這塊“硬骨頭”,攻堅團隊的干部們凝心聚力,化壓力為動力,以行動堅守初心,用真情服務群眾。
臺州市域鐵路S2線臨海段項目土地征收工作涉及上岙和車埭兩村。其中,上岙村村民主要以種植葡萄為主,地表農作物及地形非常復雜。此次征收土地涉及128戶村民,征收一開始,就有一些村民持反對意見,擔心征收后的土地“不成塊”,影響耕種,其中兩戶被征收戶就曾對征收工作投了反對票。為此,沿江鎮副鎮長周輝帶頭請來多名農業專家到現場,幫助村民合理規劃剩余土地,傳授種植技術。農業專家建議更換農作物,并表示將全程參與指導,徹底消除了村民的顧慮。最后,這兩戶人家也從一開始的堅決拒絕、冷言冷語,到理解支持、愉快簽完協議。
人性化的服務,是征收工作的助推器。不僅上岙村進展快速,車埭村也在此次征收工作中跑出“加速度”,僅用兩天半時間就完成了260戶的征收簽約工作。
“實干家”們的日夜
“現在主要涉及到社保政策,有些農戶不太理解,但是不管怎么樣,我們都要完成,工作中再耐心一點,慢慢地跟他們說。”雨夜里,沿江鎮車埭村的會議室里燈火通明,攻堅團隊相關成員正與村干部們探討征收的工作進度。
顧子文是鎮里的90后干部,在項目中負責協調和收集數據。前不久,他患上感冒,但他不愿意離開工作崗位,只是到藥店熬些中藥帶到辦公室喝。他說:“工作任務重、時間緊,大家都在拼盡全力,我不能給大家拖后腿。”
據了解,早在土地征收公告發布前,沿江鎮黨員干部便組成6個小組,對388戶征收戶逐戶開展走訪摸排,并在此基礎上,匯總梳理、集中研判,開展重大項目社會風險評估,按照“先易后難、穩扎穩打”的原則,排定順序、逐一攻堅。36天時間里,入戶的工作組隊員平均每天步行上萬步。
“臺州市域鐵路S2線臨海段(僅涉及沿江鎮)是三江口新區規劃的核心區塊,同時對對接臺州二次城市化具有戰略意義。面對征收工作中的各種困難,我們攻堅團隊把握群眾利益和政策紅線發展戰略相統一,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不為困難找理由、只為干成想辦法’的實干精神。”沿江鎮黨委書記陳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