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角聲聲催奮進,戰鼓隆隆創不凡。2023年新春第一會,我市召開“實干爭先”暨三大攻堅戰動員大會,以“開局就要開戰、起步就要起勢”的沸騰狀態,全面打響要素保障、招大引強、項目快進“三大攻堅戰”,強化重大項目謀劃,全力推進重大項目建設,迅速掀起項目攻堅新熱潮。
從清晨到日暮,從初春到隆冬,“大干快上”成了全年工作主基調。274個“三大攻堅戰”項目,全員沖鋒、全面攻堅、全程競奔;上海復星、杭鋼集團、科大訊飛等行業龍頭聚焦臨海,在牽手中共赴未來。黨員干部紛紛沖在一線、干在一線、拼在一線,在一次次破局立新中譜寫“歷史名城、制造強市、共富高地”建設的新篇章。
重大項目撐開發展“骨架”
謀項目就是謀未來,抓項目就是抓發展。放眼全年,我市項目建設的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1月,大洋街道前江村城中村改造進入新階段;3月,頭門港口岸開放的重要配套基礎設施之一——頭門港進港航道一期工程火熱推進;4月,目前臨海規模最大的中央公園式綜合體星悅廣場“滿鋪”開業;6月,浙江臺州1號海上風電場的重要配套項目——220千伏珊瑚變電站工程啟動投運;7月,我市年產1000萬噸高端新材料項目等3個全省“千項萬億”重大項目集中開工;10月,臨海西部首個創業園啟動……
處處是戰場,處處有擂臺。抓開工、趕進度、促投產,在項目推進上,我市實行項目“四色燈”制度,每月梳理推進情況,確保項目全程督查。15個項目入選省“千項萬億”工程,入選數量和總投資額度均居臺州第一,開工率實現100%。臺州1號海上風電場、104國道臨海江南至尤溪段改建工程、351國道臨海邵家渡至永豐段改建工程被評為省級“紅旗”項目。
創新招商模式助推招大引強
如今,全國都在拼營商環境,臨海也在思考:如何在這場激烈的角逐中找準切入點,把產業優勢亮出來,把服務誠意拿出來。
為此,我市始終秉持“尊商、敬商、親商、重商”理念,圍繞主導產業,依托十大產業平臺,組建數字經濟、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劑(醫療器械)4個產業鏈招商專班;以“1名市領導+1名科級干部+1支基金(1家專業投資機構)+1個基地+若干名招商專員”的組織構架推動專業化招商;創設“產業+資本+項目”和“基金+基地”招商新模式,精準開展產業鏈項目對接招引,精心提供項目落地全過程優質服務。
各部門單位也紛紛根據職能尋求“突破口”。市工投集團開展“敲門招商”,積極走訪頭部企業、拜訪重要客商、推介臨海優勢;市建設局聯合多部門試點“分階段施工許可”改革,創新“容缺承諾制”舉措;市稅務部門以“一企業一服務”的精準模式,將最新的定制化稅費優惠、便利服務、解難辦法送上門……
正所謂“金杯銀杯,不如企業口碑”。今年,我市千億級產業項目臺州灣新材料產業園順利簽約,萬畝土地成功獲批,全年新引進億元以上產業項目24個、高層次人才領銜項目44個。 (下轉第4版) (上接第2版)
在引來“金鳳凰”的同時,我市也積極筑好“回歸巢”。市留駐辦貫徹市主要領導“留住本地優質企業就是最好的招商引資”指示,建立“一企一檔”目標企業數據庫,提前精準服務。創新舉辦本地企業優質項目路演匯報會,推動偉星科技園、永強智能家居產業園等4個重大項目和10個專精特新企業新項目以及22個產線擴張項目簽約落地,實現留駐回歸項目投資357億元。
目前,首批本地優質企業2家已完成土地摘牌,忠信新材等6家企業已完成用地政策處理,第二批11家本地優質企業項目即將路演并集中簽約,預計總投資35億元,畝均稅收約63萬元。
這些,都是我市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最有說服力的“活招牌”。
重大項目征拆扎實推進
去年,“大干60天、攻堅100難”全面打響全市年度工作收官之戰,也為今年工作的良好開局掃清障礙。各地組織黨員干部紛紛成立攻堅團隊,大干快上破難點、解難題,打最難打贏的仗、啃最難啃下的“骨頭”,找準關鍵、把握戰術、一鼓作氣,集中破解一批征地拆遷、土地出讓、項目開工等堵點難點。
他們是邵家渡街道攻堅團隊——隊員們搶白天、戰黑夜、攻節點,傾真情融化“堅冰”,用暖心解開“死結”,一步步贏得了征遷群眾的認同和支持。釣魚亭智能制造產業園峙山區塊征遷工作順利收官,岙蔣村2天時間內簽約率100%;甬臺溫高速改擴建項目從房屋拆遷協議簽約“清零”到群眾建房開工建設僅用15天。
他們是大田街道攻堅團隊——隊員們深入項目現場、深究問題根源、深研關鍵舉措,將涉及村民糾紛復雜,擱置一年多時間的道路規劃問題順利化解,20天內完成了大田橋城中村項目先行出讓區塊拆遷戶的政策處理工作,成功打通斷點、痛點、難點,推動項目建設提速增效。
他們是沿江鎮攻堅團隊——面對征遷難題,隊員們實招頻出,協同多方作戰下,不僅實現甬臺溫臺州南段“首動工”“首拆遷”,還率先完成墳墓搬遷、清表交地、四方協議簽訂、房屋拆遷等政策處理工作。
……
為給重大項目落地提供必要條件,我市還圍繞困擾發展的土地、資金等制約要素,積極爭指標、挖潛力、出實招。用活土地資源,實施“保供優配”攻堅行動,去年累計獲取各類新增用地指標1.21萬畝,完成供地8818畝,同比增長28%,創歷史新高;消化處置批而未供土地6618畝,盤活存量建設用地2076畝,均居臺州首位。同時強化資金保障,緊盯中央預算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金融等資金支持領域,及早謀劃儲備項目,積極申報爭取資金。
潮涌千帆競,奮楫正當時。新征程上,全市廣大黨員干部將堅定信心、勇毅前行,強化項目建設,大抓招商引資,以排頭兵的姿態勇當先行者、譜寫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