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江南一帶寒氣逼人,但對于16歲的少年小項來說,這個冬天很溫暖。
就在上周五,小項接到了自己重新入學的通知,他連忙將這個好消息告訴了一直幫助陪伴他的市青年律師聯合會社會工作與發展中心負責人盧俊。而就在3個月前,他因為厭學、上網成癮等原因被開除。盧俊說,根據小項的年齡、心理特點等現實情況,市公安局、團市委、所在鎮(街道)未保站、學校方、青年律師聯合會等多家單位開展了聯合幫扶行動,幫助其復學,學習機會來之不易。
2023年3月,我市積極探索基層社會治理工作中未成年人保護新路徑,推出“雙手行動”計劃,定期研判新情況、研究新舉措、運用新抓手,以點帶面,示范引領,扎實推進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有力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得益于此,我市的青少年群體有了更加堅定的求學、就業理想信念。如同閃耀的繁星,他們奔向各自美好的前程。
推出“雙手行動”計劃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市委、市政府順應新時代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新格局,部署開展關愛未成年人“雙手行動”。所謂“雙手行動”,即一手抓預防和懲治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一手抓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大手拉小手,“雙手”共同營造少年兒童的碧海藍天。
“關愛未成年人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個領域的事,全市上下沒有一個‘局外人’。”2023年3月31日,市委副書記、市政法委書記陳榮世在關愛未成年人“雙手行動”啟動會議上的講話擲地有聲,“希望大家秉持‘父母心、長輩情’的真摯情懷,切實推進關愛未成年人‘雙手行動’,讓臨海成為未成年人健康茁壯成長的愛的港灣。”
在推動未成年人保護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發展過程中,我市主動搭平臺、優環境、建機制,自“雙手行動”啟動后,市委政法委牽頭,組建“雙手行動”專班,抽調人員力量;充分結合基層源頭治理,整合各部門各層級資源,多元協同作戰,探索創新構建“3443”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全力打造未成年人安全防護網:搭建市級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鎮級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村級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三級守護陣地;優化家庭監護環境、學校保護環境、社會成長環境、網絡使用環境等四維成長環境,共同凈化關愛少年兒童健康成長生態環境;建立風險監測、分級負責、四色評估、轉介處置制度,健全完善少年兒童防范預警保護工作機制;積極開展陽光救助、心靈守護、司法關護三大行動,全領域提供少年兒童關愛服務載體。
4月20日,我市分別發放了《致全市未成年人的一封信》和《致全市未成年人家長的一封信》。市教育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發放信件后,他們還督促指導各級各校多渠道向家長(監護人)宣傳普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引導家長落實家庭教育責任,著力健全協同育人機制。12月,編撰并發放家長版和學生版《關愛手冊》各18萬冊,營造全社會齊心共育的濃厚氛圍。
強化部門聯動協作
制度的生命在于執行,好政策離不開強有力的落實。去年5月8日,市公安局、市文廣旅體局、市市場監管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局等相關單位,部署構建優化未成年人成長社會環境治理聯合執法機制,開展針對重點行業的專項整治行動。
“遇到未成年人過來辦理入住,你們都是怎么處理的?”日前,市公安局聯動市市場監管局在大洋社區的酒店、網吧等場所進行日常監管,面對執法人員的詢問,酒店負責的人回答井井有條,還拿出了登記冊予以佐證。
自“雙手行動”開展以來,各部門形成了聯動態勢,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的“隱秘角落”不復存在。
團市委牽頭負責建設市級青少年發展服務中心,打造“1+N+X”模式,充分運用“心靈驛站”公益平臺、“心晴驛站”電話亭、“12355”青少年服務熱線等平臺,靠前化解青少年心理危機隱患,并引進“青律聯”專業社工組織,在全市試行開展重點未成年人干預幫扶工作。
市婦聯聯合市法院成立“浙里春風‘心·臨’”家庭教育指導站,舉辦20多個主題活動,傳播科學家教理念,組織召集教育、相關鎮(街道)等單位進行多次研商,有序推進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積分管理體系試點工作,現已開發分階段課程綱要,設計家庭教育主體責任積分手冊,確定了大洋小學北校區等4所試點學校。
市公安局扎實開展重點未成年人干預幫扶工作,推進“浙警智治”平臺建設,聯合市人社局、文廣旅體局、衛健局等7家單位聯合發布《關于嚴禁各經營場所違規接納未成年人的通告》,進一步加強與市文廣旅體局、市市場監管局等職能單位開展聯合執法行動。
市教育局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全面落實控輟保學工作,通過家訪、安排心理老師上門疏導等方式,做好各種勸返工作,并按要求配備心理健康輔導室,各校專兼職心理健康教師配比率達100%。
……
以法治力量繪好未成年人保護“同心圓”,推動未成年人治理工作新發展,我市各部門聚焦主責主業真抓實干、擔當作為,樹立司法意識,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協同合作、互相配合,共同構筑保護未成年人的堅強堡壘,助力他們揚起夢想的風帆,向著美好的未來遠航。
構建多元保護格局
不久前,杜橋鎮的社工張華收到了幫扶青少年小于的感謝短信:“阿姨,感謝你們這段時間的幫助,我現在變得自信了,交到了不少朋友,以后會好好生活的。”原來,小于因為沉迷網絡游戲,輟學在家近一年,張華經過溝通發現這個孩子心地善良、對父母也有感恩之心,進行心理治療以后,小于放下手機,融入了社會。現在,年滿18周歲的他還找到了自己心儀的工作。
得知這個消息,從事社工工作10余年的張華激動不已,她說:“做了這么久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可以感覺到這幾年,特別是今年,我市的行動力度大大加強,真心希望這些孩子都可以找到人生的方向,擁抱他們的未來。”
去年,我市“雙手行動”辦公室對全市存在各類情形的未成年人進行分層、分類、分級管理,部署各鎮(街道)成立“4+X”干預幫扶小組,對重點未成年人實施“一對一”結對矯治幫扶工作。
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為了進一步推進市關愛未成年人“雙手行動”相關工作,我市計劃建設第七中學,專班行動小組一行遠赴多地積極探索專門教育學校建設,使學校籌建的規劃和設計更加科學合理。
目前,市第七中學已經進入建設階段,這所學校將在保障未成年人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加入軍事化管理課程,使青少年的身心得到健康發展。學生在校就讀期間,學籍將保留在原學校。學生表現明顯進步并確實改正缺點的,安排回原學校繼續學習,由原學校發放畢業證書。
未來,我市將繼續堅持協同推進,常抓不懈,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堅定維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全面深化未成年人保護法治、善治、共治“三治融合”,聚力推動未成年人保護工作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