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家風是我們中國共產黨永不褪色的傳家寶,我們黨從1921年的開天辟地到如今百余年風華正茂,偉大革命事業的傳承、崇高理想信念的賡續,離不開一代又一代人的艱苦奮斗、前赴后繼;伴隨指導一代代共產黨人成長的紅色家風,更成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樹立正確價值觀和權力觀的思想基石。紅色家風需要我們共產黨人一代代傳承下去,勿忘來時之路,勿忘信仰之魂,勿忘初心使命。
紅色家風代代傳,既是對傳統文化的有機揚棄,亦飽含對革命信仰的無私奉獻。“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蜀漢君臣對于子女的諄諄教誨可謂家書中的典范;而我們中國共產黨人則在革命事業中將以身作則做到了極致,“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革命樂觀主義精神的背后是翻雪山過草地、九死一生的痛苦經歷,但偉大的長征中沒有階段地位對立、同甘共苦的扶持卻永遠寫進了共產黨人的紅色家書中,在這樣的感懷教導下,領袖的子女也會主動去往朝鮮戰爭的前線,忠魂埋骨他鄉,信仰永不褪色。
紅色家風代代傳,不僅激勵著我們做信仰堅定的有為者,更啟發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權力觀。毛主席曾立下規矩“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周總理也曾語重心長教導晚輩要過好“思想關、政治關、社會關、親屬關和生活關”,看似不近人情,實則大公無私,是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體現。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領導干部的家風,不是個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領導干部作風的重要表現”,只因家風連著黨風、政風,背后映射出對于公權與私利的態度,關系到能否正確樹立權力觀和價值觀。毋庸置疑的是,沐浴在紅色家風下成長起來的同志,是堅定信仰、牢記初心與使命的黨員中堅力量。
百年倏忽已過,黨的革命與建設歷程為我們留下了豐厚的精神財富,紅色家風就是其中最為突出的一部分。紅色家風代代傳,貴在落到實處,貴在始終劃清公與私、情與法的界線,貴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清醒、政治定力和政治本色。在感召傳承紅色家風過程中,始終干干凈凈做人,清清白白做事,在干事創業中不斷增強信念感、責任感和使命感,鍛造出為民服務的高潔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