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傳》中記載:“臘者,接也,新故交接。”臘八來臨,年關(guān)將至,在這辭舊迎新的時節(jié),空氣中到處彌漫著“闔家團圓”的期盼,濃濃的年味拉開了序幕。在我國民間,臘八節(jié)有熬臘八粥、泡臘八蒜、曬臘八豆腐等傳統(tǒng)習俗。青年選調(diào)生不妨敞開胃口,細品“臘八食俗”,從中體悟“基層之道”。
熬一鍋軟糯香甜的臘八粥,體悟“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的合作之道。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是一種由多樣食材熬制而成的粥,原料一般包括大米、小米、高粱米等谷類,黃豆、紅豆、綠豆等豆類,紅棗、花生、蓮子等干果,各種食材都需經(jīng)過精挑細選、缺一不可。基層工作繁瑣而復雜,非一人之力所能及也,每一味食材猶如來自四面八方的力量,合作共贏,共擔使命。身為基層選調(diào)生,必須摒棄“單打獨斗”、“單槍匹馬”思想,緊密聯(lián)系廣大群眾,努力團結(jié)黨員干部,發(fā)揚“眾智謀事必明,眾力舉事必成”的精神,主動深入基層、下沉一線,在緊要關(guān)頭不僅自己要擔當作為,還需最大范圍組織動員,最大限度凝聚合力,匯成團結(jié)奮斗的磅礴力量,在合作中積累基層治理的共同財富與寶貴經(jīng)驗。
泡一罐通體碧綠的臘八蒜,體悟“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持之道。臘八蒜是在臘月初八當天把剝皮的大蒜放進一個罐子里,浸入米醋中,將罐口封嚴直至除夕啟封,屆時蒜瓣湛青碧綠,如同清透翡翠。臘八蒜的泡制絕非三兩日而成,也不能中途啟封,必須滿足一定時限。青年選調(diào)生處在和群眾交流的第一線,面對千頭萬緒、千絲萬縷的基層工作時,不僅要有干勁與闖勁,更要有攻堅克難的韌勁。要樹立“再苦不過梁家河、再難不及過五關(guān)”的吃苦精神,多當“熱鍋上的螞蟻”、多捧“燙手山芋”、多啃“硬骨頭”,不斷攻難關(guān)、涉險灘、破藩籬,在“自討苦吃”中練就過硬本領(lǐng)與久久為功的定力,以點滴成績造就聚沙成塔“大作為”。
曬一塊營養(yǎng)美味的臘八豆腐,體悟“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的清廉之道。臘八豆腐是安徽省黟縣地區(qū)民間傳統(tǒng)小吃之一,先用上等黃豆做成豆腐,在豆腐表面抹上鹽水,置于冬日溫和的太陽下慢慢烤曬,使鹽分逐漸吸入,水分漸漸曬干,即成臘八豆腐。臘八豆腐的制作需要經(jīng)過曝曬,而我們基層選調(diào)生的成長也要經(jīng)得起曬。作為組織選派的駐村干部,手中握有一定權(quán)力,要學會讓權(quán)力在陽光下運行,“物必先腐,而后蟲生”,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在基層工作中要善于在陽光下“曬自己”,把“恪盡職守、廉潔奉公”作為自己的工作原則,嚴守紀法規(guī)矩,自覺接受群眾監(jiān)督,做到不怕“曬”、“曬”不怕,扣好廉潔從政的第一粒扣子,向黨和人民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