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康妮”過境,難涼越野跑者們的熱血。11月2日早晨5時30分,2024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開跑。
2天時間,4000名選手,分別在105公里、50公里、25公里組別,對山野、對自己發起身與心的挑戰。
有人一騎絕塵摘得榮譽,有人歷經艱險順利完賽,也有人在途中不得不放棄,勝利與失敗、汗水與淚水,交織成這場越野賽的烽火狼煙。
無論結果如何,有一點是可以確信的——人人都愛柴古唐斯。
享受越野盛宴
努開爾迪阿曼,一名哈薩克斯坦的體育老師,能講一口流利的中文,他飛越6000多公里,來參加柴古唐斯括蒼越野賽。
“去年,我在網上看到這一賽事,覺得太有意思了,今年就通過網上報名,來跑一跑。”剛剛完成50公里的賽事,阿曼雙手撐在膝蓋上,汗如雨下,“今天我狀態很好,前35公里一直跑在前五,后來發生了些意外,腳抽筋,就落到了第18名。”
盡管未得到想要的成績,但阿曼說,自己心情不錯,“臺州臨海太美了,這是一座有著流行感的古城,明年有機會,我還會來參加。”
來自中國香港的劉錦源,是越野跑的愛好者,去年,他參加柴古唐斯25公里的比賽時,一身腱子肉,今年再來,瘦了許多,“這一年,我不停地進行越野跑訓練,自然就瘦下來了。”柴古唐斯匯集了國內最頂級的跑者,對劉錦源而言,與高手過招才能進步。
“這些天我收到了許多問候,走在路上,有人主動打招呼,問我們是不是來跑步的,并囑咐比賽時注意安全。酒店里,我遇到一位女士,特地從珠海過來,就是為了觀摩比賽。”劉錦源說,“這座城市,這場比賽,真的很棒。”
大眾跑者抑或精英選手,都在享受這場越野盛宴。00后小將張廷,是從貴州大山里跑出來的“越野黑馬”,此次獲得了50公里組別的女子亞軍。“在括蒼山林里奔跑時,我想補充點水分,但距離下個補給點還有一段路。剛好,看到一泓山泉,我就用手捧起來喝,水是甘甜的,仿佛回到了家鄉、回到了小時候。”
迎著陽光開賽
因為天氣原因,今年的柴古唐斯有些特殊。
為了讓選手有更好的體驗,臨海市政府斥資開發了一條串連景區、古村落的賽道,將臨海的自然和鄉村之美,人文與風土之美得以充分展現。
然而,臺風裹挾著大雨,將賽道的部分路段沖垮了。在比賽前一天的選手見面會上,柴古唐斯品牌創始人薛迎春紅了眼眶。
面對大自然的不可抗力,臨海市立即啟動了應急預案,工作人員、志愿者們上山排摸、勘探、搶修,終于在11月1日晚9時30分,確定了新的賽道路線。1000多位志愿者連夜對半數CP點進行撤立,交通、醫療、供電等部門也通宵加班進行了調整。
最終,柴古唐斯告別了臺風,迎接清晨的陽光,如期開賽。
“賽事調整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考慮選手的安全,同時兼顧賽道的體驗感,不影響他們的返程計劃,在時間與成本允許的情況下,我們盡一切努力。”臨海市文化和廣電旅游體育局局長黃曼影說。
11月2日上午11時35分,50公里組別第一名——日本選手上田鎦偉沖線;下午1時46分,105公里組別冠軍駱滔抵達終點。接著,一位位選手從括蒼山歸來,跑進臺州府城,穿過紫陽街,與沿途的觀眾、市民擊掌,以勝利的姿態完賽。
“我愛柴古,我愛臨海,我可以完全放心地把自己交給比賽。”在終點,一位女選手高舉著登山杖,向這場比賽、向這座城市表白。
打造國際頂流
為什么人人都愛柴古唐斯?
“因為人們熱愛山野,渴望與自然對話,你永遠不知道山那頭是什么,所以吸引著你去探索。”本次越野賽的志愿者張幗營說。
張幗營是位業余跑者,今年8月,她參加了巴黎奧運會大眾組馬拉松比賽。她也是一名資深的柴古唐斯志愿者,連續4年在終點當主持人,迎接歸來的選手。
“我會念出選手的名字,然后說,恭喜你安全完賽,歡迎回家。”張幗營說,“常聽到選手說,柴古很溫暖,我想這份溫暖來自每一次關心、每一次微笑,這座城市的人們真的在用心呵護這場賽事。”
像張幗營一樣的志愿者,有2300名,他們像勤勞的小螞蟻一般,撐起了國內頂流越野賽。
“我們不光要做到國內頂流,還要往國際頂流方向去發展。”臨海市登山協會會長陳東輝說,柴古唐斯在國際上已經有一定影響力,今年8月末,他去法國參加世界越野跑的巔峰賽事——2024UTMB環勃朗峰超級越野賽,穿著柴古唐斯的比賽服裝,一位老外向他打招呼:“hello chaigu(你好,柴古)!”
這得益于賽事良好的口碑以及廣泛的傳播。本屆柴古唐斯,除了中國大陸外,有30個國家和地區共計273名選手來參加,其中不乏莊主(Francois D’Haene)、索瑪雅布達(Sunmaya Budha)等國際頂尖選手。臨海市也聘任了一批海外傳播官,剛剛受聘的夏丹荔,美國讀研究生期間,在美國西部100越野賽上向選手們宣傳中國的柴古唐斯越野賽。
“接下來,柴古唐斯將在流程規范、服務保障、運營模式上,向國際頂級賽事靠攏。”黃曼影說,“同時,我們會將柴古唐斯的品牌與臺州府城的IP更加深度地綁定,越是地方色彩的,就越是世界的。”
據《臺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