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上午,在中國·杜橋眼鏡城,工作人員接力將一箱箱護目鏡搬到運輸車上,準備運往3600公里外的西藏嘉黎縣。這是杜橋鎮政府與市眼鏡行業協會聯合開啟的一場援藏行動——向嘉黎縣捐贈4.5萬副護目鏡,幫助當地百姓預防雪盲癥等眼部疾病。
據了解,嘉黎縣位于西藏那曲市東南部,地處唐古拉山脈與念青唐古拉山脈之間,平均海拔4500米,年日照數達2405.2小時。嘉黎縣共有常住人口4.2萬人,由于高原氣候和超強的紫外線生活環境,老百姓的眼睛長期干澀、紅腫,不少人患上了白內障、青光眼等眼疾,護目鏡是他們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
2024年10月,杜橋鎮政府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立即聯合市眼鏡行業協會,發動副會長單位、規上企業等40多家眼鏡企業加入到援藏隊伍中。考慮到不同廠家的產品標準、款式、材質不一,大家最終決定以集資的形式,選定3家有代表性的企業,分別趕制男款2萬副、女款2萬副、兒童款5000副。
“我們的鏡片按照UV400標準生產,可有效阻斷紫外線,鏡架也是經過特殊處理。我們這樣做,目的是盡可能延長眼鏡的使用壽命。”市眼鏡行業協會會長、浙江展生眼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恭生告訴記者,10月本是眼鏡生產銷售旺季,有些企業甚至推掉了商業訂單,優先趕制這批愛心訂單,最終在去年年底完成了這批護目鏡的生產。
“這批護目鏡原本去年下半年就要送去,因西藏冰凍封山推遲了。今年3月路面解凍后,我們立即聯系物流公司,希望盡快將這批眼鏡送往嘉黎縣。”市眼鏡行業協會秘書長陳兆水告訴記者,捐贈的4.5萬副護目鏡分兩批運送,3月24日發車的首批護目鏡預計于一周后抵達目的地。
我市是國內外知名的眼鏡產業基地,有“中國眼鏡生產基地”“中國眼鏡出口基地”等國家級金名片。杜橋鎮有著“中國眼鏡第一鎮”之稱,目前有眼鏡生產企業700多家,眼鏡淘寶村25個,眼鏡電商600余家;眼鏡總產值超70億元,產品遠銷全球五大洲5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太陽鏡片8億副,占全國產量的30%。
“此次杜橋眼鏡援藏行動,不僅為西藏人民送去了優質的眼鏡產品,也是深化東西部協作和定點幫扶的生動體現。”杜橋鎮政府一位負責人說。
接下來,杜橋鎮政府還將與西藏登山學校開展校地合作,并捐贈500副全新研發的登山專用護目鏡。該校是全國唯一、世界第二所登山人才培訓搖籃,日常訓練對護目鏡防紫外線、防風、耐低溫等性能方面要求較高。希望通過極限登山測試,杜橋眼鏡實現在功能對比和適用性場景上的跨越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