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臺州海關駐臨海辦事處獲悉,明年元旦起,備受關注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將正式生效,中國、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東盟10國成員之間開展貿易時,適用的關稅稅率將進一步降低,區域內90%以上的貨物貿易將最終實現零關稅。我市眾多外貿企業將有機會在新的協定中獲得發展機會和空間。
RCEP全稱《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于2020年11月15日簽署。RCEP涉及的國家都是我市外貿企業重要的外貿伙伴,據臺州海關駐臨海辦事處統計,今年1至11月,我市對其他RCEP成員國進出口額達60.07億元,同比增長20.74%,占全市進出口總額的18.73%。其中出口產品主要包括化學品、高新技術產品、消費品等,出口額總計47.62億元,同比增長23.61%。進口產品主要包括高新技術產品、機電產品、化學品等,進口額為12.45億元,同比增長10.9%。
在RCEP框架下,我國將首次與日本達成關稅減讓安排,“實施降稅的首年,中國從日本進口的商品中,24.9%的稅目將實現零關稅;日本從中國進口的商品中,55.5%的稅目關稅將降為零,這將在中日之間建立起新型自貿伙伴關系。”臺州海關駐臨海辦事處主要負責人介紹道。
在迎來機遇的同時,外貿企業將迎來新挑戰。RCEP成員國中,包含中、日、韓等制造大國,這意味著臨海制造將與日韓等國的同行業間開展競爭,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可能會轉向擁有更高人口紅利的其他RCEP成員國。同時,進出口企業在區域內實現降稅及零關稅的前提是產品符合RCEP原產地規則,并且需要按進口締約方海關要求進行申報。“企業應加強對RCEP原產地規則的學習,根據自身產品及產業鏈特征,提前做好生產、物流安排、優化產業布局,切實用好協定優惠。”臺州海關駐臨海辦事處主要負責人說道。
目前,臺州海關駐臨海辦事處已通過微信群和企業家們共享RCEP協定文本、減稅表及培訓課件,線下還組織企業業務骨干開展宣講培訓,并梳理轄區進出口企業的原產地、商品等,進行分析研判,篩選在原產地規則和關稅減讓政策內有潛在需求的企業,開展“一企一策”重點輔導,助其提前調整產業結構、優化產品報價,主動靠前服務,全面提升轄區企業利用RCEP優惠政策的能力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