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健康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很多人去醫院做檢查,尤其是造影檢查時,希望得到一個清晰、準確的影像。過去,這種檢查時注入(或服用)到人體組織或器官的造影劑都以進口為主,且價格昂貴。
而現在,在臨海,就有一家民營企業,他們生產的碘造影劑系列原料藥及中間體,不僅能完全替代進口產品,同時價格非常實惠。它就是浙江臺州海神制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神制藥”)。
智能生產
宛如“無人工廠”
在海神制藥年產400噸碘海醇項目生產車間,一條全自動的生產設備高效運轉。這里生產的碘海醇原料藥,用于制造碘造影劑。得益于智能工廠建設,車間內的生產工藝基本實現自動化控制,只需要三四名操作工進行巡查。這樣不僅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產品質量也更為穩定可控。
車間副主任金靈強向我們展示了一套最新的工業制備系統,通過一個屏幕,可以看到車間藥物提純的全部操作流程,“這套系統全部是智能化的,降低了人工成本。同時,通過標準設計,系統實現精準控制,整個操作流程中不會存在偏差。”
近年來,海神制藥先后投資2.18億元和3.4億元,實施了“年產1500噸碘化物等產品項目”和“年產400噸碘海醇、200噸碘帕醇項目”,在原有廠區新建一幢辦公質檢樓、四幢生產車間和若干配套設施,淘汰老舊車間和設備,采用更先進的生產工藝,解決產能不足和裝備落后等問題。通過這些技改項目的實施,公司產品質量與核心競爭力穩步提升,品牌在行業內擁有較高的知名度。
自主研發
打破國外壟斷
海神制藥的前身是成立于1998年的浙江黃巖新華醫藥化工廠,2003年搬遷至國家級醫藥中間體和原料藥生產區——臨海市醫化園區。自成立以來,海神制藥始終深耕主業、穩扎穩打,從小試、中試、量產再到產能的逐步升級,其生產工藝不斷完善。2018年11月,海神制藥被上市公司浙江司太立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收購。
司太立是國內造影劑行業的領先企業,成為其一份子后,海神制藥緊跟總公司步伐,打破了國外在造影劑領域長達20年的壟斷。海神制藥副總經理朱姚亮告訴記者,在過去,國內造影劑市場以進口藥物為主,價格非常高昂。針對當時這種市場情況,公司投入大量經費,自主研發、生產了X-CT非離子型造影劑產品,打破了國外壟斷的高價格,為國民健康謀得實打實的福利。
時至今日,司太立及海神制藥已完成碘造影劑的全系布局,是國內碘對比劑獲批最多的企業,碘海醇原料藥產能及產量位居國內首位。
開拓創新
打造多樣化發展戰略
在海神制藥實驗室內,一臺臺高科技機械在不間斷地運轉,穿著工作服的科研人員處于忙碌狀態,有的借助專業設備觀察合成物,有的操作設備對藥液開展實驗。醫藥行業研發周期長、投入大,正是在周而復始的實驗過程中,一些創新成果才能涌現出來。
朱姚亮向記者透漏,公司每年研發經費超2000萬元,主要用于采購先進設備和引進高水平技術人才,F階段,公司聚焦于改進現有產品工藝和開發新型釓系列造影劑。下階段,公司還將圍繞磁共振造影劑、超聲造影劑進行研發。
隨著醫療行業蓬勃發展,影像學檢查技術日新月異,加之人口老齡化日益加劇,心血管疾病和腫瘤的診斷需求與日俱增,造影劑原料藥的市場需求持續上揚。為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市場競爭力的新產品,未來,海神制藥將配合司太立集團打造API-制劑一體化布局;同時積極布局CMO板塊,與國內外知名藥企開展長期穩定合作,實現多元化發展,增強集團全球市場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