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頭部營銷云平臺服務商、射頻芯片設計企業等高新技術企業接連落戶,瓔黎創新藥制劑項目、力川永磁高品質電機項目等加速推進,高校博士、海歸菁英、數字游民、匠人鄉才相繼奔涌……這些現象背后,都離不開營商環境的加持。
所謂“優”無止境,臨海如何在提升營商環境上持續加碼、更進一步?日前,記者從三件“小事”,便窺見一二。
一場派對,觸摸營商溫度
“感受到這座城市的友好了!”上個周末,“至臨海,趣約會”政企青年人才交友派對在汛橋鎮光明溪谷營地舉行,主角就是新落戶臨海的至晟微電子、趣云網絡的優秀青年代表以及臨海本地青年代表,大家在活動中增進了解、拉近距離。
“舉辦的契機源于一次走訪,我們了解到企業青年有扎根臨海的需求信號,就在一星期內發動近30名青年參與活動,為他們拓展交際圈、朋友圈。”臨海團市委副書記鄭翔介紹。
一場派對,足以看出臨海將“一條建議”轉化為“一次落實”的行動力,也足以感受到臨海尊重企業、愛惜人才的真心實意。
“我們在30多個意向地區中選擇臨海,就是看中營商環境。”至晟微電子副總裁張強坦言,最打動人的是“臨海速度”,比如辦理工商注冊地變更及地稅遷移等相關手續,時間直接從半年縮短至4個月。
趣云網絡董事會秘書富祚琳也深有同感:“當地提供了從辦公場地、人才招引到研發補助的一系列政策優惠,可以說誠意滿滿。”
為了打造近悅遠來的營商環境,臨海頻放“大招”:招商專班主動上門對接、真誠回應企業需求,相關部門聯手“打配合”,為項目盡調、專家評審等環節提速增效,配套政策“應享盡享”,一站式解決辦公場地、子女就學等后顧之憂。今年還立足“三支隊伍”建設,創新推出“府城優才”認定機制,建立骨干工程師、金藍領、“草根”人才等梯度評價制度,同步加快推進臺州灣青年創新港建設,實現軟件硬件兩手抓。
一組數據,折射服務力度
拓展企業開辦、社會保障卡等30多種電子證照(簽章)在長三角地區政務、商務領域的應用,與8省10市簽訂通辦協議,為企業、群眾帶來高效政務服務體驗;
新增施工許可、竣工備案等18項審批事項,臺州灣經開區建設項目從開工建設到驗收投產都能在園區內實現就地辦理;
打通公安、市監等13個部門的數據壁壘,從受理到領證全流程“一對一”服務,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事項,半天之內就能辦結……
每一批事項的下放、每一項服務的深入,背后都是一次思維的主動轉變,都是臨海以企業需求為導向、以用戶思維提供精準服務的具體表現。
今年上半年,臨海全市掀起《浙江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宣貫熱潮,各部門單位紛紛圍繞職能“對號入座”,找準發力點、排摸梗阻點,努力為涉企事項減環節、縮時間、降成本。例如臨海供銷部門,在農事服務領域增值化改革推出一項創新舉措,為涉農企業、合作社提供8大類22項農事增值服務,且事項進駐“三位一體”為農服務中心,申請材料精簡90%,辦理時間提速60%。
江南街道依托醫藥產業優勢,打造人才創新創業圈,通過聘請“江南智庫”專家、成立“江南驛”賦能聯盟等一系列“操作”,為企業招工與人才求職打通精準匹配通道。
一則推文,感知親商氛圍
連日來,臺州府城文化旅游區的《晚上十點,臺州府城的夜生活才剛剛開始》系列推文“刷屏”朋友圈。
“現在正值三伏天,不少游客被高溫天氣勸退了,就有商家向我們反映營業額下降,我們就抓緊盤點了臺州府城的特色夜生活,通過官方喊話,吸引夜游人群,延長逗留時間。”臨海市社發集團副總經理陳健說。
眼下,各類演藝活動都相應增設場次、延長時間,還出了一份“躺平攻略”,將延長營業時間的咖啡館、酒館等收錄其中,還推出“府城雅集憶仲夏”宋韻市集,將夜市擺進景區。
從早前的以國有房產租賃進行合理限價穩定景區租房市場,到提供補貼、全程指導,護航“老字號”商鋪發展,再到現在主動為商戶發帖引流,臺州府城的親商氛圍不言而喻。
除此之外,當地還推出《那些府城的朋友們》系列專訪,將民宿老板、非遺傳承人、飯店總經理等“府城合伙人”的故事搬到臺前,無條件為他們“打call”。
“待商如友”已成為當地的一個共識。再看江南·溪望谷,面向以數字游民為代表的“旅鄉人”,當地提供高效的政務服務、完備的配套設施,吸引了一批手握文創、村咖等新項目的年輕人;面向扎根本土的創客,或鼓勵他們新建廠房,或協助辦理SC認證,讓米酒、年糕等土特產不斷積累起“賣全國”的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