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今年以來,市公安局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深入一線聽訴求,從小事入手、從細處著眼,堅持把“人民滿意”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出實招、實效、實績,為群眾辦實事、解難事、謀幸福,全力鍛造公安隊伍良好形象,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滿意度。
“警”緊相伴 為青春護航
“還好有張警官的及時介入,我的生活費才沒有被騙走。”近日,來自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校的學生周茂(化名)在遭遇兼職詐騙時,該校的駐校警官張敏及時勸阻攔截,保住了周同學的生活費。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選派經驗豐富的民警在浙江汽車職業技術學院、臨海市海商職業技術學校等6所職業學校、高校實行“駐校警官制”,駐校警官與校教職工同作息共守護,主動將“進校園”變成“在校園”。駐校警官聯合校教職工、學生干部等力量組建宣講、矛調、巡邏、幫扶等共治共享隊伍,常態化開展校園霸凌、禁毒防毒、交通安全專題講座,不斷增強學生法治觀念。目前,轄區試點學校已全面建成融交通、反詐、防性侵等宣防于一體的安全教育館,累計靠前調處重點涉校矛盾糾紛66起。
設置多元警校,深化成長干預。以“1+18+N”運行框架組建“鹿警少年”警校,今年暑期共有116名“小警察”筑夢警校夏令營;270名“鹿警少年”學員深度體驗警校精神文化、安全防范、素質提升等課程。在大洋社區試點“社區+警校”職能,設置防護能力提升、智能交通認知等6類精品課程,邀請退休教職工、義警、社工等群防群治力量參與普法教育宣防活動,充分發揮宣傳矩陣優勢,拓展宣傳面覆蓋12.4萬余人次。
此外,市公安局還聯合教育、民政、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發揮團隊力量,開展心理咨詢、法律救助、社工機構等社會服務,組建“4+X”干預幫扶團隊。目前團隊在冊成員308人,幫扶留守、單親等重點未成年對象2300余人次。
“警”盯群眾需求
免證速辦便民有方
“車子被追尾了,想要處理事故時才發現駕駛證丟了,之前看新聞說現在臨海不帶證件也能辦理,就馬上趕來辦事大廳補辦。果真,工作人員用我的電子身份證很快辦好了,真的太方便了!”拿著新辦的駕駛證,市民王女士感慨道。
今年以來,為解決市民“隨身帶證件”煩惱,在公安部第一研究所、浙江省公安廳相關技術的支持下,市公安局牽頭改革,通過省市縣三級專班聯建,在“浙里辦”“支付寶”上線“免證速辦”程序,在全國率先實現828個政務服務事項全域貫通。群眾通過掃“浙江省電子身份證”或輸入“名字+居民身份證號碼”任意一種方式即可完成實人核驗,授信調取個人電子信息實現免證速辦,群眾平均辦事時間縮短至8分鐘。該應用上線以來,已服務群眾25萬余人次。
“‘免證速辦’能做到每次信息交互留存證件時,系統會自動加注時間和‘僅用于辦理某事項’的底紋,并做到信息全脫敏、調取有痕跡、使用但不留存,比實體身份證安全系數更高,不用擔心肉眼比對存在誤差,也不用擔心遺失盜用。”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說,針對老年人、企業主等需要的代幫辦問題,“免證速辦”在程序中嵌入委托辦功能,很好解決了群眾的代辦需求。
“警”守錢袋子
打好反詐“組合拳”
今年以來,市公安局聚焦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打擊治理,圍繞“壓發案、多破案、多挽損、快返還”的工作目標,強化、優化“打、防、管、控、宣、治”六項措施,推動該項工作取得新成效。截至目前,全市電詐發案同比下降12.53%,案損同比下降51.67%。
在預警宣防工作中,一方面,依托偵查中心精準高效的預警模型,實時識別和攔截潛在的詐騙電話、短信及網絡詐騙信息,做到苗頭早發現、危機早處置,今年以來共處置各類預警信息20.98萬條,成功勸阻3640人,勸阻金額達3379萬余元。另一方面,針對不同年齡段、職業和興趣愛好的人群,“對癥下藥”,制定了差異化的宣傳策略和內容。線上通過社交媒體、短視頻等平臺發布反詐知識,開展反詐宣防754場;線下則深入社區、學校、企業等場所,開展面對面反詐宣防3006場。針對各轄區派出所反詐專員、社區網格員、企業反詐宣防人員等,舉辦培訓班225場。
在案件偵辦工作中,始終堅持零容忍原則,實施全鏈條打擊,集中攻堅一批大案要案,堅決打掉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今年3月,我市警方從臨海市王某某被詐騙案入手,循線深挖,發現境內一特大詐騙引流集團通過大肆招募話務員,引誘被害人加入涉詐群聊,為境外詐騙團伙提供引流服務。市公安局第一時間成立聯合專案組,查明該集團組織框架和人員身份,組織百余名警力奔赴外省開展集中收網,搗毀作案窩點6個,抓獲金主、管理、骨干等多層級犯罪嫌疑人131名,徹底摧毀了該詐騙引流集團。
“警”跟“企”盼
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市公安局深入貫徹落實省、市級服務企業優化營商環境有關部署要求,通過追贓挽損、陣地建設、執法規范等途徑,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今年已抓獲經濟案件犯罪嫌疑人114名,挽回經濟損失2207萬元。
在經辦大額挪用資金案的過程中,市公安局在確保破案、打擊處理質效的基礎上,以全鏈條追贓為著力點,綜合運用各項手段,在獲取犯罪證據的同時迅速查清涉案財物的去向,有效保護涉案財物。同時,緊緊圍繞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拓展為企服務警務聯絡站內涵外延。
此外,結合我市清廉民營企業建設工作,通過警力前移,變管理為服務,大力開展走訪企業、權益優化保護行動,引導企業完善防范制度,構筑企業內部預防貪腐的牢固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