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吉利汽車臨海制造基地內,生產線上一臺臺機械臂精準地抓取、組裝,每個月有2萬臺銀河星艦7等車型在此下線;在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內,一輛輛卡車在廠區內排隊接貨,將啟程港口,每天約有10個集裝箱的星空篷會踏上出海之旅……
這是生產一線的火熱一幕,也是我市制造業“攀高向新”的生動注腳。剛剛過去的第一季度,我市規上工業總產值387.9億元,增長36.6%;外貿出口110.5億元,增長21.3%;制造業投資完成30億元,同比增長35.6%,在臺州各縣(市、區)位居第一。
作為民營經濟大市,我市一直重視制造業的發展,在傳統產業需求見頂、新興產業加速崛起、未來產業蓄勢待發的當下,我市提出“343”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即轉型升級三大主導產業、培育壯大四大新興產業、搶灘布局三大未來產業,積極掌握主動權、全力積蓄新動能。
汽車機械產業已走出一條“龍頭探路、鏈式協同”的轉型之路。吉利汽車作為向新能源進軍的“先行者”,在我市接連落地投產3個新能源汽車項目,今年年底還將新投產一款純電汽車,拓普集團、永欣電氣、頂立天翼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則同步入局,搭上“順風車”。同時各產業平臺也在加速建設,臺州灣e車谷數字科技產業項目1—10號樓主體已結頂,臨海新能源汽車科創產業園(一期)項目各區塊施工平穩推進。1月至3月,汽車機械產業產值170.6億元,同比增長110.8%。
在育強新興產業方面,我市首創的“基金+投資+招商+產業”四位一體招商模式,優勢越來越明顯。自設立百億母基金后,已累計組建各類基金22支、規模達243億元,今年已落地億元以上項目16個、總投資120億元,包括阜時科技、迦美信芯等一批總部搬遷項目。另外,我市首個數字芯片產業園“鹿芯園”已進入尾聲,屆時將成為趣云網絡、天易合芯等數字芯片企業的“生態園”。
我市還將搶占未來產業賽道的發展理念轉化為具體行動,尤其是氫能產業,“大動作”不斷,謀劃布局臺州灣氫能產業園,首建區已開工,臺州灣氫能研究院即將揭牌,已成功組建新能源產業基金3支、總規模28.5億元,并以規模化制氫企業海暢氣體為依托,順利落地海億新能等項目。
產業呈現攀高向新之姿,項目也吹響高歌猛進之號。總投資8億元的江南高端醫療器械產業園項目正在進行樁基施工;總投資7.3億元的浙江華海制藥科技有限公司制藥科技產業園二期項目,已開始進行地下室土方開挖……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市新開工入統項目85個,創歷史新高;新建省“千項萬億”重大項目開工率75%,超額完成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