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巾、洗潔精等日常生活必需品,在網上下單,便能為殘疾人士獻上一份愛心,這樣的善事你愿意做嗎?
近日來,黨史學習教育深入開展,臨海市殘聯鉚足干勁、推陳出新,不斷發展壯大“臨”掌柜殘疾人電商創業平臺,全力助跑共同富裕。
“如今,‘互聯網+、社區就業、居家就業’等靈活的就業方式,成為推進殘疾人就業的重要方向和主流渠道。”臨海市殘聯副理事長胡義偉說,去年11月,針對殘疾人數量多、收入低、扶持難的實際,臨海市依托省多網打造“臨”掌柜殘疾人電商助殘創業就業平臺,幫助殘疾人朋友創業增收。
“零成本、零風險、零門檻”創業
1999年一次意外受傷,導致臨海市民王強高位截癱,他的妻子王莉菊辭掉了工作,整日居家照顧殘疾的丈夫。
“丈夫身邊根本離不開人,我沒法出去工作,只能靠補助過日子。”去年11月,“臨”掌柜的上線運營讓王莉菊重拾新生活的希望。
正值去年“雙11”購物節,王莉菊收到臨海市殘聯的邀請,參加了一場“基地孵化培訓”,之后便免費入駐創業平臺成為“臨”掌柜店主。如今,每天在照顧丈夫之外的閑暇時間,王莉菊只需點點鼠標,便能做成一樁樁小生意。
去年,臨海市殘聯會同臨海市省多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公司+孵化基地+平臺+殘疾人創業者”運行模式,開發“你點我送”——“臨”掌柜殘疾人電商就業創業平臺,為殘疾人量身定制集營銷、孵化、示范、創收、就業等于一體的孵化基地,使殘疾人擁有屬于自己的電商孵化基地和電商創業平臺。
平臺創辦至今,臨海市殘聯與該市人力社保局、商務局聯合組織“臨”掌柜輪訓,舉辦線下培訓會37場,培訓殘疾人1387人。
推動殘疾人電商創業,幫助殘疾人靈活創業就業、增產增收。目前共有1215人在平臺開店,截至今年7月,“臨”掌柜總銷售額達153.6萬元,增加就業崗位1500多個。
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多方聚力
“平臺的創辦改變了以往‘捐衣、捐物、捐錢’的單一助殘模式,讓社會消費者日常采購行為變為愛心助殘行為。如今,越來越多的愛心人士參與到這場愛心接力中。”胡義偉說。
打開“臨”掌柜平臺,“凝聚愛心,公益助殘”的紅色海報在首頁格外顯眼,平臺內慈善助殘排行榜更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用實際行動落實助殘口號的最好印證。
“日常辦公用品、招待用品之類的,之前都在大超市買,公司簽署愛心企業以后,日常采購的首選就成了這個平臺。”浙江正特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柯小權說。
據了解,目前25家愛心企業簽訂幫扶協議,承諾結對的“臨”掌柜年銷售額不低于50萬元。
多方聚力,為殘疾人士創業開辟“綠色通道”。中國郵政臨海市分公司依托“中郵驛站”同步推進線上線下“一村一掌柜”,三年內給予“臨”掌柜個體工商戶基本社會保險全額補助;市場監管局、煙草公司為符合條件的“臨”掌柜便利店統一辦理個體營業執照和煙草專賣證;中國聯通臨海分公司為“殘友網”成員提供通話免費并享“獅愛套餐”免租3年。
此外,平臺線下設有50家“臨”掌柜便利店和120家提貨點,方便線上下單客戶就近取貨,實現線上線下互動體驗,擴大銷量。源頭產業鏈形成,本地100多家供貨商和廠家為平臺提供1662種商品。
(原載8月22日《臺州日報》第1版,作者:郭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