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沿江鎮新興村的村貌。 王 翔攝
初心如磐,躬行踐履。
現任沿江鎮人大代表、新興村黨總支書記的鄭希云,20年來扎根農村,懷著對家鄉的深情、對基層工作的熱忱,在帶領群眾致富、振興鄉村發展的路上盡己所能,默默付出,以實際行動譜寫產業興旺、群眾富裕、村莊宜居的新時代鄉村“蝶變”篇章。
破難攻堅
他是帶領村民致富的“領頭雁”
鄉村振興,經濟是基礎。
新興村位于沿江鎮集鎮區南側、水洋工業區塊,具有較好的工業發展優勢。曾經的新興村由于征地問題是我市有名的上訪村,項目建設遲遲難以推進。鄭希云擔任該村黨總支書記后,首先帶頭在自家田里填渣,并帶領村干部挨家挨戶溝通疏導,最終200多畝土地成功征下,小微企業園項目順利落地,規上企業紛紛落戶,村集體收入顯著提高,村民群眾氣順心齊。
眼下,新興村計劃以土地入股,攜手周邊6個經濟薄弱村,通過國企平臺的運作出租標準廠房,以飛地置業模式帶動周邊村共同致富,預計年增收250萬元。“我們力爭3年內實現年集體經濟收入超500萬元。”鄭希云說。
在鄭希云的帶領下,如今的新興村綜合樓、置業扶貧、老舊工業區改造、老宅基地復墾等項目穩步推進,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村民奔富步伐越走越有信心。
篤行實干
他是美麗鄉村創建的先行者
鄉村振興,環境是底色。
“以實干惠民生、以實干聚民心,才能打開發展新局面。”近年來,鄭希云帶領村“兩委”班子成員,以項目建設為抓手,推進一批民生實事工程,有效解決村民建房問題,先后建成村文化禮堂、文化長廊、黨建展廳、黨建文化廣場、黨群服務中心、沿河綠道等,美麗庭院建設全面推開,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村民生活幸福感大幅提升。
如今的新興村宜居宜業,百姓喜樂,一派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留得住鄉愁的生態美、韻味美、和諧美景象。
身體力行
他是基層老百姓的貼心人
鄉村振興,以民為本。
“人大代表,就是當好群眾的帶頭人,講管用的話、做實在的事。”擔任人大代表以來,鄭希云始終以“腳下有泥、心存民情”來嚴格要求自己做百姓的貼心人、代言人。
老百姓反映村口交通隱患及停車位問題,他馬上實地調研,聯系相關部門安裝紅綠燈、施劃停車位;看到殘疾人生活有困難,他組織幫扶,解決就業問題,還經常自掏腰包幫助困難群眾解決生活難題;他開設農村家宴放心廚房,每月為老年人過集體生日,傳承孝老敬親美德;設立優秀學子獎勵基金,每年表彰品學兼優的學生,營造崇文重教的良好風尚……群眾的一件件“關鍵小事”,他都當成自己的“頭等大事”來辦。與此同時,他還借助數字化改革的浪潮,結合本村原有的“民E通”數字平臺和新推行的人大基層單元“代表碼”,努力實現匯聚民意“不打烊”,今年以來線上收集并幫助解決鄰里矛盾、環境衛生、治安管理等各類問題80余件。
惟其磨礪,始得玉成。在鄭希云的不懈努力下,新興村“破繭成蝶”,一躍成為浙江省廉潔示范村、省衛生村、省民主法治先進村、省善治示范村、省美麗鄉村特色精品村、省3A級景區村。他本人也獲得浙江省千名好支書、臺州市興村治社名師、臨海市優秀黨務工作者、臨海市擔當作為好支書等榮譽稱號。
“當村民的好支書,做群眾心里的真代表,將民生愿景變成幸福實景,這是我的目標。”鄭希云說。